[实用新型]大型设备户外装配作业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2027.3 | 申请日: | 201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9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群;李佳玲;刘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E04B1/343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42219 | 代理人: | 王春玲 |
地址: | 43402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设备 户外 装配 作业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设备在户外装配作业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装备外型尺寸较大,一般无法在室内完成装配工作。如大型石油钻机,仅钻台高度就超过7-10m,井架起升高度一般超过40m,其装配过程中包括大量焊接、打磨等带电作业,存在大量吊装、移运工作,而且装配作业需要较长时间。
由于大型设备的装配工作在户外毫无遮挡的环境下进行,装配时间较长,特别是装配中的带电作业工序,在雨、雪及大风的天气下由于考虑作业安全性,必须停工,影响产品的交货期;或者用脚手架搭设临时工作棚,搭设临时工作棚也需一定的时间,对工作进度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从事户外装配工作的操作人员长时间暴露于雨、雪、大风及烈日等恶劣的天气环境下,作业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
现有的一种活动式防护装置是一个大型倒置的U型结构两侧面用活动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连接并可伸缩,底面用多根钢丝绳连接,顶部采用防护膜的结构。这种防护装置,两侧面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及底面的多根钢丝绳防碍了装配时零部件的吊装、移运及工作人员活动,必须将整个设备的置于防护装置中,那么活动式防护装置体积太大,造价很高,不适于大型石油装备户外装配作业的防护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型设备户外带电作业安全性,提供一种能在雨、雪、高温等天气下,对大型设备的装配工作进行防护可移动的大型设备户外装配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大型设备户外装配移动式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屋顶、支腿,其特征在于:防护屋顶的构架平面呈矩形,两侧联接有多个对称的支腿,支腿与工字钢横梁相联并安装多个滚轮,通过滚轮与轨道滑动相联;两侧支腿的跨度比装配的设备宽度宽3-4米,防护屋顶的最大高度是设备总高度的2/3,轨道长度大于设备整体长度的一倍;防护装置的遮挡板用轻质材料从顶部向下延伸,支腿四周与防护屋顶相联的1/3处设有透明防水材料;防护屋顶的顶部设有雨水引流沟槽与前后支腿安装的落水管相联。
使用时首先在大型设备的装配位置安装固定轨道,轨道跨度与防护装置延轨道长度方向两侧支腿的跨度一致;联接好防护装置的屋顶与支腿使支腿上的滚轮与轨道相联。需吊装零部件时,将防护装置人工移动到远离设备的方向;装配作业时将房护装置移到装配的设备的工作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
1.大型设备户外装配作业防护装置采用简易的构架及装滚轮与轨道具有导向和滚动摩擦的特性,对防护装置起到了移动及定向的作用,并且使其移动轻便,只需两人推(拉)即可移动。
2.防护装置外型尺寸相对较小,高度上只需满足大型设备装配工作60%左右的工作量,宽度上可大于设备宽度3-4m,保证工作空间控制防护装置体积及自身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立面结构示意面图;
图3为图1的A向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大型设备户外装配作业防护装置由若干根H型支腿1、两根工字钢横梁4、若干个与横梁4连接的滚轮2及由钢接构件组成的屋顶3组成,连接形式可通过铆接或焊接完成。在防护装置顶部边缘安装天沟5,天沟下顺着防护装置前后4根支腿安装落水管6,用来将防护装置顶部雨水引下。参见图2,在防护装置侧面安装挡板7,由槽钢及薄钢板组成,在挡板上设置采光带8,挡板7高度可相当于防护装置高度的1/3,采用半遮式不但起到了挡雨作用,同时提高了采光度,并减小了防护装置在空间上对现场工作人员的限制。
参见图3、图4,滚轮2与防护装置支腿1与之间通过工字钢4用焊接或铆接方式连接,滚轮2可采用橡胶材料,在防护装置前后四根立柱1的滚轮2上安装滚轮滞动装置10,稳定防护装置。
参见图5,选定大型设备装配位置12,安装轨道9,组装防护装置11并在轨道9上滑动,实现防护装置在轨道长度范围内滑动,在吊装及组装作业时移至适当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未经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20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燃性气体爆炸实验系统
- 下一篇:高光效长寿命钠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