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充电的带灯锥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2092.6 | 申请日: | 2010-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5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孙翰耕;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翰耕;张军 |
主分类号: | E01F9/012 | 分类号: | E01F9/012;H02J7/00;F21S9/03;F21V23/00;F21V15/02;F21V3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充电 带灯锥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用警示标志,特别是一种自动充电的带灯锥标。
背景技术
现有公路工程中使用的锥标大多是涂有反光层的锥标,起到隔离和警示的作用,但在使用时尤其是在夜间使用时,由于夜间黑暗加上车速过快,等司机发现的时候,往往来不及采取制动措施而进行避让,这就容易造成锥标的损坏,致使锥标使用的寿命减少,造成浪费。有条件的地方会附加灯光警示,这就需要另外布设线路和照明设施,既浪费而且带电线路一旦损坏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有的带灯锥标则需要不断更换电源,更换的电源又会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功能齐全、结构简单的新型自动充电的带灯锥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自动充电的带灯锥标,由锥标主体、太阳能电池和发光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锥标主体的上端外侧设有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两极连接充电器,充电器的另外两端连接可充电电池两极,充电器则固定在太阳能电池所在锥标主体位置的内壁,发光装置由透明外壳、发光二极管、开关和可充电电池组成。可充电电池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开关,另一端通过导线与发光二极管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开关的另一端,开关设置在锥标主体的内壁,可充电电池与发光二极管整体固定在透明外壳的内部,透明外壳安装在锥标主体的顶端。
由于太阳能电池在阳光下可以产生电能,通过充电器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而且发光装置的外壳为透明材料制作,发光二极管的光线可以穿过外壳,在夜间可以让过往车辆在较远的地方发现锥标;并且开关设置在锥标主体的内壁,发光装置整体在透明外壳的内部,可以有效防止受到雨水的侵袭而失效,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透明外壳 2、导线 3、发光二极管 4、可充电电池 5、开关6、锥标主体 7、太阳能电池 8、充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自动充电的带灯锥标,由锥标主体6、太阳能电池7和发光装置组成,锥标主体6的上端外侧设有太阳能电池7,太阳能电池7的两极连接充电器8,充电器8的另外两端连接可充电电池4两极,充电器8则固定在太阳能电池7所在锥标主体6位置的内壁,发光装置由透明外壳1、发光二极管3、开关5和可充电电池4组成。可充电电池4的一端通过导线2连接开关5,另一端通过导线2与发光二极管3的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3的另一端通过导线2连接开关5的另一端,开关5设置在锥标主体6的内壁,可充电电池4与发光二极管3整体固定在透明外壳2的内部,透明外壳2安装在锥标主体6的顶端。
白天使用时,太阳能电池能7不断的为可充电电池4进行充电,在夜间使用时打开开关5,发光二极管3开始发光,然后将锥标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翰耕;张军,未经孙翰耕;张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20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道T字形砼隔离带
- 下一篇:桥梁、公路伸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