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清洁油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2406.2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0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锦煜 |
主分类号: | B65D23/06 | 分类号: | B65D23/06;B65D85/72;A47J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302 浙江省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使用的装液体的容器,尤其涉及一种清洁油瓶。
背景技术
商店里或厨房中,日常使用的油瓶,如图1所示,让人感觉结构单一、外观呆板,尤其在倾倒酱油过程中,一部分残油后会慢慢流向瓶颈的外壁上,长期使用,会使酱油瓶身积成油污,更易弄脏双手,也使厨房显得邋遢,既不卫生也不美观,更影响家庭主妇的心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瓶倾倒时会出现残油流向瓶颈或瓶身的外壁上积成油污、弄脏双手、影响心情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清洁油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清洁油瓶,包括瓶体和瓶盖,瓶体由瓶底、瓶身、瓶颈组成,所述瓶颈的外壁上有一个呈圆台状的接油装置,接油装置的内表面与瓶颈的外壁之间为空心,接油装置的上部边沿离瓶颈的外壁距离1-3厘米,接油装置下部与瓶颈的外壁紧贴一起,此接油装置与瓶体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圆台状的接油装置,上端表面积小,下端底面积大,当油瓶倾倒时,一部分沿瓶壁流的油会进入接油装置,最后会积在圆台状的接油装置的下端底部,当油瓶第二次或更多次倾倒时,已经进入接油装置底部的残油因为会积在底部而与倾倒时的平行线有一段距离,就难于再次流出,时间一长,更会沉淀在接油装置中,这样有利于油瓶倾倒时残油不会流在瓶壁上积成油污、弄脏双手。
作为优选,所述接油装置内有吸油棉或吸油纸。此结构有利于油瓶倾倒时残油被接油装置截住,吸油棉或吸油纸及时吸收,避免下次有可能少部分流出。
作为优选,所述接油装置位于瓶颈的中部。此结构最有利于油瓶倾倒时残油被接油装置截住。
作为优选,所述接油装置的上部边沿离瓶颈的外壁距离2厘米。此结构最有利于油瓶倾倒时残油方便进入接油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利于油瓶倾倒时残油被接油装置截住,从而不会流在瓶壁上积成油污、弄脏双手,同时整个油瓶方便实用、外形精美、工艺简单、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油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清洁油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清洁油瓶,包括瓶体1和瓶盖2,瓶体1由瓶底4、瓶身3、瓶颈5组成,所述瓶颈5的外壁上有一个呈圆台状的接油装置6,接油装置6的内表面与瓶颈5的外壁之间为空心,接油装置6的上部边沿离瓶颈5的外壁距离2厘米,接油装置6下部与瓶颈5的外壁紧贴一起,此接油装置6与瓶体1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述接油装置6内有吸油棉;所述接油装置6位于瓶颈5的中部。圆台状的接油装置,上端表面积小,下端底面积大,当油瓶倾倒时,一部分沿瓶壁流的油会进入接油装置,最后会积在圆台状的接油装置的下端底部,当油瓶第二次或更多次倾倒时,已经进入接油装置底部的残油因为会积在底部而与倾倒时的平行线有一段距离,就难于再次流出,时间一长,更会沉淀在接油装置中,这样有利于油瓶倾倒时残油不会流在瓶壁上积成油污、弄脏双手。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清洁油瓶,包括瓶体1和瓶盖2,瓶体1由瓶底4、瓶身3、瓶颈5组成,所述瓶颈5的外壁上有一个呈圆台状的接油装置6,接油装置6的内表面与瓶颈5的外壁之间为空心,接油装置6的上部边沿离瓶颈5的外壁距离1厘米,接油装置6下部与瓶颈5的外壁紧贴一起,此接油装置6与瓶体1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述接油装置6内有吸油棉;所述接油装置6位于瓶颈5的中部。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一种清洁油瓶,包括瓶体1和瓶盖2,瓶体1由瓶底4、瓶身3、瓶颈5组成,所述瓶颈5的外壁上有一个呈圆台状的接油装置6,接油装置6的内表面与瓶颈5的外壁之间为空心,接油装置6的上部边沿离瓶颈5的外壁距离3厘米,接油装置6下部与瓶颈5的外壁紧贴一起,此接油装置6与瓶体1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述接油装置6内有吸油纸;所述接油装置6位于瓶颈5的中部。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锦煜,未经张锦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24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承接包装用缓冲结构体
- 下一篇:一种环保折叠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