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层叠式太阳能平面照明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2993.5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9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关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信洁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19/00;F21V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太阳能 平面 照明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平面荧光光源的照明灯,特别涉及一种层叠式太阳能平面照明灯。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应用于室内外的各种太阳能照明灯,都是由一个太阳能模块、一个带有电能存储装置(蓄电池)的壳体和一个光源组成,光源部分通常采用的是发光二极管或灯泡状气体放电光源。
对于气体放电光源,平面荧光光源是一种经常被采用的光源,其是一次成型多槽路平面放电管道的平板状单面发光的荧光灯,它采用外电极放电形式由高频高压推动的光源,这种光源可以在大范围内调整其输出光。
然而,由于荧光灯不适合在低功率或低压状态下使用,因此难以实现节能运行。要使灯具运行较长时间,就必须增加太阳能光电池的面积和蓄电池的储能容量,如此便会使得灯具整体的体积也随着增大。同时,两者都是昂贵的元件,增加太阳能光电池的面积和蓄电池的储能容量,会大大增加产品成本。
此外,太阳能照明灯的上述三个组成部分(即太阳能模块、带有电能存储装置和光源),由于形状各异和尺寸差异太大,无法直接紧凑地组合,也使得灯具的体积庞大。
综上所述,现有的太阳能照明灯存在体积过大的问题,使其安装和使用都不方便、生产制造的运输成本较高,从而也会影响到产品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层叠式太阳能平面照明灯,以解决现有的太阳能照明灯体积过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层叠式太阳能平面照明灯,包括一个电源开关,其还包括:
一块吸收太阳光能的太阳能模块板,其包括一个输出端,所述太阳能模块板设置在所述层叠式太阳能平面照明灯的顶面;
一个输出光能的平面荧光光源,其包括一个输入端,所述平面荧光光源设置在所述层叠式太阳能平面照明灯的底面;
一个储能电池,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入端与所述太阳能模块板的输出端相连;
一个电子镇流器,其分别与该储能电池的输出端及该平面荧光光源的输入端相连;
其中,所述太阳能模块板和所述平面荧光光源层叠式地组装在一起,所述电源开关设置在储能电池和电子镇流器之间并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电池和电子镇流器设置在所述太阳能模块板和平面荧光光源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电池和电子镇流器设置在所述太阳能模块板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电池和电子镇流器设置在所述平面荧光光源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层叠式太阳能平面照明灯还包括一个外框,其包裹在所述太阳能模块板、平面荧光光源、储能电池和电子镇流器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包括一个上盖和一个下盖,该上盖和该下盖通过平面两面开合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包括一个上盖和一个下盖,该上盖和该下盖通过平面滑盖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侧面设置有用于拆装储能电池的一个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层叠式太阳能平面照明灯还包括一个透光板,该透光板设置在所述平面荧光光源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层叠式太阳能平面照明灯的外形可以是多角形或圆形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构件均采用平面构造,相互匹配地层叠式嵌入,从而压缩了部件之间多余空间,最大程度地缩减了太阳能照明灯的体积,使其外形更加美观,不仅安装和使用都非常方便,更节约了生产制造的运输成本,因而也更有利于产品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层叠式太阳能平面照明灯的一种实施例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层叠式太阳能平面照明灯外框的平面滑盖式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层叠式太阳能平面照明灯外框的平面两面开合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4为一种圆形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层叠式太阳能平面照明灯的的实施例仰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层叠式太阳能平面照明灯电性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信洁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信洁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29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