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除潮干衣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3529.8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8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飞锐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58/00 | 分类号: | D06F58/00;D06F58/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衣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衣板,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热除潮干衣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去人们仅凭自然环境晾干衣物的情况目前有了很大的改观,如,现在人民所使用的滚筒干衣机、干衣架等,为人们在阴天、雨天的天气里晾晒衣物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然而,由于目前滚筒干衣机存在价格较高,且占地面积较大、耗时耗电现象严重、有些织物不能被烘干等缺点,导致滚筒干衣机难以被大多数人接受。相对滚筒干衣机而言,干衣架具有价格较低、占地面积较小等优点,然而,由于干衣架大多是由一支撑架和一晾晒架组成,且对于那些没有通电发热功能的晾晒架而言,衣物晾在其上,也只能自然风干,因此,这种干衣架在潮湿的天气里,还是没能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对于那些由若干根能够在通电情况下发热的金属管组成的晾晒架而言,当衣物悬挂在其上时,由于只有衣物与晾晒架相接触的部分容易被烘干,而衣物下垂的部分却通常只能靠自然风干,使得该种干衣架的干衣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这种干衣架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在潮湿的天气里难以晾干衣物的烦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电热除潮干衣架,它由一非金属电热板和支架组成,将该电热除潮干衣架与现有技术的干衣架配合使用,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在潮湿的天气里难以晾干衣物的烦恼。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热除潮干衣架,包括一支架和一非金属电热板;该支架包括两竖杆、一能够调节长度的横杆和两纵杆;两竖杆的底端分别固接在两纵杆的中部上方以分别和一纵杆构成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横杆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的底端相固接;两竖杆的顶部分别设有一能够翻转角度的夹紧机构;该非金属电热板为长方形形状,非金属电热板的两相对边分别夹置在对应的夹紧机构中。
在电热板的周沿还设有一边框,该边框的两相对的边与夹紧机构相固定以将电热板夹在两竖 杆之间。
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一U形板、一第一螺栓螺帽组件和两第二螺栓螺帽组件;该U形板的U形的底壁通过第一螺栓螺帽组件能够翻转角度地锁固于对应竖杆顶部的内侧;U形板的两侧壁夹紧所述电热板的边框,U形板的一侧壁上设有两第二螺孔,该两第二螺孔分别与两第二螺栓螺帽组件相互配合以将U形板锁固于电热板的边框上。
所述的能够调节长度的的横杆包括一内套管和一外套管;该内套管的一端和外套管的一端相互嵌套,且该外套管的该端侧壁上设有两第三螺孔;两第三螺丝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三螺孔中以将内套管的一端锁固于外套管中。
所述的内套管和外套管的各另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的两竖杆的底部相固接。
所述的内套管和外套管的各另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的两纵杆的相对侧壁相固接。
所述的两纵杆的两端下方还分别装有一轮子。
所述的电热板的一端面中装有一温控器,该温控器的输出与电热板相连接,该温控器的输入与电源插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由非金属电热板和支架构成,且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弥补现有技术的干衣架及滚筒干衣机的不足的基础上,与现有技术的干衣架配合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衣物进行全面、彻底的烘干;由于电热板的周沿设有边框,且该边框能够与能够翻转角度的夹紧机构相互配合,使得该电热板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节;由于支架的横杆由一外套管和一内套管构成,并配有两第三螺丝,使得该支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横杆的长度,并且在横杆的长度改变的同时,可以改变电热板的放置取向,从而使整个电热除潮干衣架的调节方式较为灵活;由于电热板的一端面中装有一温控器,使得该电热板的温度和加热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控制;由于支架的两纵杆的两端下方分别装有一轮子,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非常方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除潮效果显著、调节方式灵活、可拆卸、重量轻、移动方便、成本较低等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热除潮干衣架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杆调短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飞锐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飞锐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35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