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3916.1 | 申请日: | 201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6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钟明生;孟宪运;丘晓宏;陈国豪;韩义;文超;余伟铬;甄伟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空调。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柜内机外壳体都是类似长方体柜子,分别由几个面板部件组成,包括出风面板部件、进风面板部件、内部件以及顶盖、底盘部件,部件间的装配基本都是固定不动,通常空调的下端为进风口、上端为出风口,或是在空调的正面或者侧面上,位置也都表现在外观面上固定不变的。空调放置于空气中时间长了之后,会落有很多灰尘,不仅影响美观,且当灰尘进入空调内部后,会导致电路板短路。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立式空调,其进、出风口能够相对于外壳旋转,突破传统空调外观样式和内部结构,富有时代感和科技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其进风口、出风口能够相对于壳体旋转,具有很好的防尘性,且其结构简单,易装配。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一种立式空调,其包括有:主体部分和底座,该主体部分还包括有旋转外壳及传动机构,该旋转外壳位于该底座的上方,旋转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该传动机构与该旋转外壳和该底座连接,该传动机构带动该旋转外壳相对于该底座做旋转运动。
优选的是,该主体部分外周还包覆有壳体,该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进风口、出风口配合的开口。该传动机构带动该旋转外壳在壳体内相对于该底座做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设置于该旋转外壳上的进风口、出风口的旋转,使得该进风口、出风口与壳体的开口对齐或错开。
为了实现传动机构能够带动旋转外壳一起旋转,该传动机构包括有:传带轮、被带轮、传动带及电机,该旋转外壳底部设有转轴,该转轴通过键或紧固螺母与该被带轮连接,该电机与该传带轮连接,该被带轮固定于该旋转外壳的底面,该传带轮通过传动带与该被带轮连接。该传动机构,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等工艺简单。
为了更精确的控制旋转外壳的旋转状态,该旋转外壳的周围设有用于控制电机启动或停止的开关装置,该开关装置为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关和设于旋转外壳上的位置挡块。该传动机构带动该旋转外壳正向或逆向旋转,使该位置挡块分别与该第一光电开关或第二光电开关接触。通过位置挡块与第一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的接触,控停旋转外壳的运动,从而达到对旋转壳体旋转位置的控制。
为了使壳体与该进风口、出风口配合,该壳体上设有与该进风口、出风口配合的开口。
优选的是,该旋转外壳与该底座之间采用轴承作旋转支撑,使得该旋转外壳能够相对于该底座旋转。
优选的是,该传动带为平带或V型带。
优选的是,该出风口纵向高度大于横向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传带轮、传动带及被带轮之间的配合,使得设有进风口、出风口的旋转外壳能够相对于该底座作旋转运动,使进风口、出风口在空调不使用时,不暴露于外界,从而起到很好的防尘、防水作用,且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噪声小、结构简单、能够缓冲吸振,适合于室内空调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式空调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传动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位置挡块与光电开关的状态一示意图;
图4为位置挡块与光电开关的状态二示意图;
图5为位置挡块的位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立式空调,其包括有:主体部分1和底座30,其中,该主体部分1包括旋转外壳20及传动机构40,该旋转外壳20设于该底座30的上方,该旋转外壳20上设置有出风口21,且该出风口纵向高度大于横向宽度,该传动机构40与该旋转外壳20和该底座30连接,该传动机构40带动该旋转外壳20相对于该底座30做旋转运动。
该主体部分1外周还包覆有壳体10,该壳体10上设有与该出风口21配合的开口11。该传动机构40带动该旋转外壳20在壳体10内相对于该底座30做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设置于该旋转外壳20上的出风口21的旋转,使得该出风口21与壳体10的开口11对齐或错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39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