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硅烷制备的分子筛提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4192.2 | 申请日: | 201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6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泰亨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04 | 分类号: | C01B3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李凤林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烷 制备 分子筛 提纯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产品的制备装置,特别是一种硅烷制备的分子筛提纯装置,适合于硅烷提高纯度。
背景技术
目前,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军事技术的主要基石,是推动科技进步、产业发展、经济腾飞和社会前进的关键因素之一。集成电路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其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电子特种气体(如硅烷),尤其是高纯电子气体作为电子化工材料这一新门类,是制约集成电路可靠性和成品率的重要因素。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集成度越来越高,对基础原材料(如硅烷)的纯度要求已经提高到了6N级(99.9999%),甚至7N以上,因此制备高纯电子特种气体技术更显得迫在眉睫。而有能力生产6N级以上高纯电子气体的只有少数国家,而高纯气体在电子产品、航空航天、高效太阳能电池、军事工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硅烷的制备技术尚未完善,制作方法工艺复杂,较难掌握,生产的产品尚不能全面满足相关电子产品的需要,质量差,问题多,只能用于制造低规格的产品,因此,给用户带来了较大的麻烦,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了电子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硅烷制备的分子筛提纯装置。该装置不仅设计合理,制作简单,而且为硅烷提高纯度打下了基础。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纯硅烷出口、过滤器、纯尾气出口、蛇管柱、取样口、U管柱、4A分子筛吸附柱、5A分子筛吸附柱、粗硅烷进入口、流量计、真空泵接口、放空水封池、油封按其系统功能通过其中间连接的阀门。压力表的连接管线组装一体而构成。使用时,粗硅烷由粗硅烷进入口进入本装置,经过滤器过滤,打开所需阀门,4A分子筛吸附柱主要吸附粗硅烷气体中分子直径为4A的杂质性气体如NH3等。5A分子筛吸附柱主要吸附分子直径为5A的杂质性气体如IIIA、vA族元素的氢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
吸附柱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且洁净度会愈来愈高。当5A分子筛终端在线检测出现乙硅烷时,说明分子筛的吸附能力已接近饱和,必须进行分子筛的重新活化。
经分子筛吸附提纯,经U管柱和蛇管柱从纯硅烷出口)流出的气流是硅烷与氢气的二元混合气。O2、N2、CO、CO2、CH4、H2O等杂质均可降到10-6,IIIA、vA族元素的氢化物含量均可降到10-9以下。从而制备出高纯度5N(纯度达99.9999%)以上的硅烷气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是硅烷产品提高纯度的理想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编号为:1、纯硅烷出口,2、过滤器,3、纯尾气出口,4、蛇管柱,5、取样口,6、U管柱,7、4A分子筛吸附柱,8、5A分子筛吸附柱,9、粗硅烷进入口,10、流量计,11、真空泵接口,12、放空水封池,13、油封,14、连接管线,15压力表,16、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纯硅烷出口(1)、过滤器(2)、纯尾气出口(3)、蛇管柱(4)、取样口(5)、U管柱(6)、4A分子筛吸附柱(7)、5A分子筛吸附柱(8)、粗硅烷进入口(9)、流量计(10)、真空泵接口(11)、放空水封池(12)、油封(13)按其系统功能通过其中间连接的阀门(16)、压力表(15)的连接管线(14)组装一体而构成。使用时,粗硅烷由粗硅烷进入口(9)进入本装置,经过滤器(2)过滤,打开所需阀门,4A分子筛吸附柱(7)主要吸附粗硅烷气体中分子直径为4A的杂质性气体如NH3等。5A分子筛吸附柱(8)主要吸附分子直径为5A的杂质性气体如IIIA、vA族元素的氢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
吸附柱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且洁净度会愈来愈高。当5A分子筛终端在线检测出现乙硅烷时,说明分子筛的吸附能力已接近饱和,必须进行分子筛的重新活化。
经分子筛吸附提纯,经U管柱(6)和蛇管柱(4)从纯硅烷出口(1)流出的气流是硅烷与氢气的二元混合气。O2、N2、CO、CO2、CH4、H2O等杂质均可降到10-6,IIIA、vA族元素的氢化物含量均可降到10-9以下。从而制备出高纯度5N(纯度达99.9999%)以上的硅烷气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泰亨气体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泰亨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41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诊断高炉下炉缸内衬状况装置
- 下一篇:双介电质平板型臭氧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