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三元催化转化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4988.8 | 申请日: | 201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5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生超;杜潇;陶忆;赵文芳;戴永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三元 催化 转化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三元催化转化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发动机油耗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对环境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发动机采用了涡轮增压器并在排气系统上安装三元催化器以降低油耗及改善排放。目前汽车发动机的三元催化器主要由三元催化器进气法兰、进气管、进气端盖、中间壳体、出气端盖、出气管及出口法兰依次通过焊接而成,而由于受发动机舱空间的限制,其进气管一般设计得比较短,弯形后很难在装配时避开三元催化器和增压器连接时采用的螺栓气动枪,导致三元催化器与涡轮增压器之间的装配工艺显得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有限的空间解决三元催化转化器总成与涡轮增压器装配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结构的汽车发动机三元催化器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发动机三元催化转化器总成,其由进气法兰盘、进气端盖、催化器壳体、出口端盖、出气管及出口法兰依次通过焊接而成,在进气端盖上安装有氧传感器座,在出气管上安装有后氧传感器座。其中所述进气端盖从长度方向上分为冲压成型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对焊在一起,一端与进气发兰盘焊接,另一端与催化器壳体焊接。本结构将进气端盖从长度方向上分为冲压成型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对焊组装为一体,这样可以方便其按照装配空间的需要选取各向的弯曲形状,相对于整体结构的进气端盖,没有成型的困难,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避开安装工具,解决三元催化转化器总成与涡轮增压器装配困难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三元催化转化器总成与涡轮增压器装配需要,最好将进气端盖设计为在两个相交平面上呈连续弯曲状态,形成异形形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中1、三元催化进口法兰盘 2、进口端盖上壳体 3、进口端盖下壳体 4、氧传感器座 5、三元催化器支架 6、催化器壳体 7、出口端盖 8、后氧传感器座 9、出气管 10、三元催化器出口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发动机三元催化转化器总成由三元催化进口法兰盘1、进口端盖、催化器壳体6、出口端盖7、出气管9和出口法兰10依次焊接组成。
三元催化器进口法兰盘1通过3颗M10螺栓与涡轮增压相连。为了三元催化器与增压器装配工艺,相对于以前的催化器,进口法兰盘1与催化器壳体6之间的部分由以前的进气管和进气端盖变成了由进气端盖上壳体和进气端盖下壳体两部分构成的一个异形进气端盖结构,该异形结构的进气端盖在两个相交平面上呈连续弯曲状态。为了解决端盖成型困难的问题,进气端盖上壳体2与进气端盖下壳体3冲压成形后通过焊接方式做成一个整体,组成进气端盖,再焊接在进口法兰盘1上。为了便于催化剂的封装,催化剂选用圆柱形,通过衬垫封装在催化器壳体6之内。三元催化器进气端盖上、下壳体2和3焊接后与催化器壳体6焊接。为了提高三元催化器模态,在催化器壳体6上焊接上催化器支架5。三元催化器出口端盖7与三元催化器壳体6及催化器出气管9焊接,然后与出口法兰盘10焊接。氧传感器4及后氧传感器8分别与三元催化器进气端盖上壳体2和催化器出气管9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49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净化尾气的排气管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机油加注导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