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物培养盆培土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5385.X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2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君;王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桂君 |
主分类号: | A01G9/08 | 分类号: | A01G9/08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3600 河北省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培养 培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培土机,尤其是一种植物培养盆培土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蔬菜、花卉等植物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其育苗过程中,需要对培养盘内按时期进行培土和浇水,而这种工序大多是通过手工完成,工作效率低,而且无法对培土量等数据进行精确控制,导致培土过多或者过少,影响育苗效果,而对于一些育苗盘等专用机械设备来说,由于体积庞大,操作复杂,不利于单人作业,如果操作不当,将导致大面积覆土不严,漏覆的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双驱动方式,效率高的植物培养盆培土机。
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植物培养盆培土机,包括机架、自动培土装置、手动培土装置,机架两侧设置有自动培土装置和手动培土装置,所述自动培土装置由旋转式配料筒、定量转筒、料箱、送土管构成,该旋转式配料筒其顶部装有料箱,其下部装有送土管,该旋转式配料筒内套装有定量转筒,该定量转筒内留有定量槽,该定量转筒一侧装有的驱动轮通过皮带与电机主动轮连接,所述手动培土装置由抽拉式配料筒、定量抽筒、料箱、送土管构成,该抽拉式配料筒内套装有定量抽筒,该定量抽筒内留有定量槽孔,该定量抽筒的一端设置复位弹簧,其另一端设置有拉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不但可以通过使用手动和机动两种形式工作,而且可以连续覆土,体积小,占地小,可单人进行操作,可根据培土用量进行调节,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有效的防止了覆土不匀,不严的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断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断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料箱1,旋转式配料筒2,驱动轮3,定量转筒4,皮带5,电机6,培土盘7,机架8,抽拉式配料筒9,拉线10,定量抽筒11,送土管12,定量槽13,定量槽孔14,复位弹簧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2、3所示,一种植物培养盆培土机,包括机架8、自动培土装置、手动培土装置,机架8两侧设置有自动培土装置和手动培土装置,所述自动培土装置由旋转式配料筒2、定量转筒4、料箱1、送土管12构成,该旋转式配料筒其顶部装有料箱1,其下部装有送土管12,该旋转式配料筒2内套装有定量转筒4,该定量转筒4内留有定量槽13,该定量转筒4一侧装有的驱动轮3通过皮带5与电机6主动轮连接,所述手动培土装置由抽拉式配料筒9、定量抽筒11、料箱1、送土管12构成,该抽拉式配料筒9内套装有定量抽筒11,该定量抽筒11内留有定量槽孔14,该定量抽筒11的一端设置复位弹簧15,其另一端设置有拉线10。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式配料筒2和抽拉式配料筒9的筒壁上设置有与送土管12相配合的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简述如下:
首先将培养盘7放入机架8上,然后根据工作环境选择手动或者电动形式进行培土。
当使用手动工作时,首先将料箱1内装有营养土,然后用手握住拉线10,拉动定量抽筒11,当定量抽筒11的定量槽孔14将料箱1与送土管12联通后,料箱1的营养土自动从送土管12送出,落入培养盘7中,当培养盘7内培土填满后松开拉线10,定量抽筒11通过复位弹簧15的作用,自动回到初始位置,定量抽筒11将抽拉式配料筒9的出料口关闭,结束送土过程,如此重复操作,培土准确,可连续操作。
当使用电动工作时,首先将料箱1内装有营养土,然后将培养盘7放在机架8上,将电机6开启,电机6通过驱动轮3带动定量转筒4旋转,当定量转筒4的定量槽13的开口转向料箱1开口时,料箱1内的营养土落入定量槽13内,继续旋转,当定量转筒4的定量槽13的开口转向出料口时,定量槽13的营养土从槽内倒出,通过送土管12落入培养盆7内,将培养盆7填满,如此重复运行,达到自动、定量、快速培土,无需人工操作,简易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桂君,未经王桂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53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