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用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5542.7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9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佘沛亮;孙全;王丽芳;许谦;陈冰花;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50;H01M2/26;H01M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软包装 动力 锂离子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动力电源装置,特别是电动汽车用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组。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汽车的动力源将不得不逐步摆脱石油资源的束缚而采用一些新的能源取代,这将推动汽车工业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大力发展锂离子电动汽车,用电代油,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动力锂离子电池组作为电动汽车核心部件,正处在发展阶段。
当前,制约动力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电芯成组后安全性下降和使用寿命缩短。造成所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集成技术、集成应用技术滞后。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外壳分为软包装、钢壳或铝壳。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外壳为铝塑膜,因其质量轻,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较钢壳、铝壳高,安全可靠,不会发生爆炸危险,而广泛用于电动汽车领域。
目前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串并联通常是将软态铝、镍极耳搭上后铆接,缺点是连接内阻高,维护不便,而且电池组装后,电池的软态极耳在长期随车震动过程中易松动、断裂,不安全。中国专利200520102486.6公开了一种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组,将电池电芯组合后放入电池组的外箱,并灌注硅胶。虽然硅胶对电池有保护作用,但是硅胶凝固后,无法进行电池组的维护,也就是说,如果单只电池有问题,只能整组更换,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时该电池组在高低温工作环境下不能进行温度调控,影响电池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集成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使用性能好,便于装卸维护,能有效调控工作环境温度的电动汽车用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电动汽车用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组,包括电池箱体、电池电芯、加热冷却部件和电池管理电路,其改进之处是:所述电池箱体内腔由垂直于箱体底板的隔板分隔成独立的功能区,相邻隔板之间有风道,隔板及电池箱体侧壁上有通风栅格,所述电池电芯成组置于功能区内,通过横条和电池盖板固定在电池箱体内,电池电芯极耳通过金属连接条相互间串联。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独立的功能区包括电池模块区、电池管理电路区和热风收集区;所述电池电芯之间由海绵双面胶隔开;所述电池盖板上设有极耳槽、螺纹孔和信号线孔,或者所述电池盖板上设有极耳槽、螺纹孔和信号线孔,同时电池盖板的上表面设有与金属连接条形状一致的非贯通槽;所述金属连接条上设有极耳槽、极耳固定孔和信号线孔;所述加热冷却部件由设在热风收集区的两列排风扇和贴在电池箱体内壁和/或功能区隔板上的加热膜组成;所述两列排风扇中的一列设在靠近电池模块区的隔板上,另一列设在电池箱体的出风口部位,出风口接有波纹管;所述金属连接条与电池电芯极耳由螺钉夹紧固定在电池盖板上,或者金属连接条上层覆盖附加金属连接条,电池电芯极耳夹在中间,共同由螺钉夹紧固定在电池盖板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达到以下积极效果:
1、电池电芯采用铝塑膜软包装,集成后重量轻,质量比能量和比功率高,无渗漏,无爆炸隐患。
2、电池箱体内腔分隔成独立的功能区,便于部件、组件的装卸、维护和规范化生产。
3、电池电芯极耳通过金属连接条夹紧,接触面大,接触内阻低,能抗震,使用性能好,电池电芯由横条和盖板压紧,固定牢靠,拆卸维护方便。
4、排风扇和加热膜的设置能对电池环境温度有效调控,保证电池组适宜的工作温度,提高电池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整体结构图(上盖省略);
图2为电池箱体立体图;
图3为排风扇安装示意图;
图4为电池电芯连接图;
图5为电池盖板图;
图6为设有非贯通槽的电池盖板图;
图7为横条图;
图8~图10为三种形式的金属连接条图;
图11~图13为三种形式的附加金属连接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结构及制作过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参见附图,电池箱体内腔由若干块垂直焊接在箱体底部的隔板1和活动隔板41分隔成如下独立的功能区:八个电池模块区14、热风收集区12、电池管理电路区11,相邻隔板间有风道13,隔板及电池箱体侧壁上设有通风栅格16、带波纹管6的出风口22、吊角17、吊环10、支脚8、横条固定孔15、输出孔18、充电孔19、信号线孔20、断路开关孔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55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法玻璃生产线冷端玻璃码垛机器人系统
- 下一篇:加强防水型多芯电缆牵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