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楼自动调速逃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6969.9 | 申请日: | 201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8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何毅斌;刘坤;李会在;张群群;张沛;周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A62B1/1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楼 自动 调速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楼自动调速逃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量的人口涌向了城市,城市中的高楼是越建越高。同时每年在城市都会因楼层太高,且又缺乏方便而实用的逃生装置,以致很多人为此而死于非命。为解决这个问题,市场上推出了大量的逃生器材用来挽救宝贵的生命。
目前,市场上传统逃生装置的基本设计思路是机器本身提供一个均匀的速度,让逃生者匀速下降,这些装置的共同特点是事先提供一个定速,可保证逃生者安全落地,但是缺点是逃生的速度已有装置事先确定,从而使所需的逃生时间成为一个定值,不能根据逃生者不同体重这一实际情况加以改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楼自动调速逃生器,其结构设置合理、结构紧凑,既能实现根据逃生者的体重调整并缩短逃生时间,又能实现下降速度趋于匀速,从而保证逃生者安全落地。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楼自动调速逃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械式的速度反馈调速机构、多盘摩擦制动器和定轴轮系发条弹簧自动回收机构,所述的速度反馈调速机构、多盘摩擦制动器和定轴轮系发条弹簧自动回收机构通过机械式速度反馈调速机构的主轴连成一体。
所述的机械式速度反馈调速机构主要包括有第一连杆、主轴、调速杆、第二连杆、左滑块、右滑块和逃生器外壳,其中第一连杆通过平键并由螺母固定在主轴上,主轴通过轴承与逃生器外壳(即机架)相连,调速杆与第一连杆活动连接,左滑块通过第二连杆与调速杆相连,右滑块通过螺栓与左滑块相连。
所述的多盘摩擦制动器主要包括有定位螺钉、转块、杠杆、扁簧和摩擦片,其中定位螺钉将转块固定在主轴上,杠杆与转块相销连,扁簧通过螺钉与转块相连,摩擦片的一部分安设在逃生器外壳的环槽中,另一部分安设在转块的环槽中。
所述的定轴轮系发条弹簧自动回收机构主要包括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轴、第二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发条弹簧,发条弹簧通过过盈配合与第二轴相连,第二轴通过滑动轴承与逃生器外壳相连,第一齿轮通过平键与主轴相连,第二齿轮通过平键与第一轴相连, 第三齿轮通过平键与第二轴相连,第四齿轮通过平键与第一轴相连,第一轴通过滑动轴承与逃生器外壳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使用机械式的速度反馈调速机构和多盘摩擦制动器,既可实现提高不同体重逃生者逃生速度、缩短逃生时间,又能实现自动调整逃生速度趋于匀速,从而保证逃生者安全落地的要求;(2)能自动回收逃生绳索,提高重复使用的效率;(3)整个装置结构紧凑,输出运动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不同体重逃生者高的逃生速度缩短逃生时间,又能实现自动调整逃生速度趋于匀速保证逃生者安全落地的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式的速度反馈调速机构、多盘摩擦制动器、定轴轮系发条弹簧自动回收机构的方式实现,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绳子26运动带动绳筐25运动,绳筐25通过键将运动传给主轴5,第一连杆3通过平键2并由螺母1固定在主轴5一端,主轴5通过键将运动传给第一连杆3,主轴5另一端通过轴承24与逃生器外壳(即机架)34相连,轴承24下方设置有支撑环23,第一连杆3通过销4将运动传给调速杆6,调速杆在其端部的圆球作用下产生离心运动,调速杆6通过销8与第二连杆9相连,第二连杆9通过销10与左滑块11相连,带动左滑块11左、右移动,左滑块11通过螺栓12连接右滑块16一起运动,螺母13用于调整左滑块11与右滑块16间的距离,实现调整作用在摩擦片21上的压力大小,弹簧7通过调速杆6上的小孔与其相连,用于使调速杆6回复到平衡位置,构成了机械式的速度反馈调速机构。
所述转块15通过键与主轴5一起运动,定位螺钉14将转块15固定在主轴5上,避免其沿轴向移动,螺钉18将扁簧19固定在转块15上,杠杆17通过销22与转块15相连,右滑块16通过内斜面与杠杆17接触,其沿轴向移动位移的大小决定杠杆17作用在摩擦片21上正压力的大小,即制动力的大小,扁簧19使杠杆17回复到平衡位置,螺母20用于调整摩擦片21间的间隙,摩擦片21的一部分安设在逃生器外壳34的环槽中,另一部分安设在转块15的环槽中,构成了多盘摩擦制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69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同时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端子自动压着机的预送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