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户联合接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7086.X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3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傅海阳;范俊峰;蔡启旺;虞辉;肖伟;高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07 | 分类号: | H04B1/707;H04B1/10;H04B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户 联合 接收 装置 | ||
1.一种多用户联合机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用于M个消除多径干扰的单用户单径接收机构成,所述消除多径干扰的单用户单径接收机中含有K个用户的3径收信号(Srd)接第一加法器(M1)的输入端,第一加法器(M1)的输出端接该用户第一径信号解扩用第二乘法器(M2)的输入端,本地解扩码(WL11)分别送至第二乘法器(M2)的另外一个输入端和延迟电路(td)的输入端,延迟电路(td)输出端接第五幅度乘法器(M5)和第七幅度乘法器(M7)的输入端,所述第五幅度乘法器(M5)和第七幅度乘法器(M7)的输出端分别接入第六极性乘法器(M6)和第八极性乘法器(M8)的输入端;所述第六极性乘法器(M6)和第八极性乘法器(M8)的两个输出端分别接到用于一路多径干扰两个时段干扰信号叠加的第四加法器(M4)的两个输入端;所述第四加法器(M4)的输出端接多路多径干扰叠加的第三加法器(M3)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加法器(M3)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一加法器(M1)的另外一个输入端;所述第二乘法器(M2)的输出端输出该用户第一径收信号的解扩信号(u11),构成消除多径干扰的单用户单径信号接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户联合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法器电路中,电源正极(Vcc)分别接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一三极管(T1)、第三三极管(T3)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二三极管(T2)、第四三极管(T4)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T1)、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分别接第五三极管(T5)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T3)、第四三极管(T4)的发射极分别接第六三极管(T6)的集电极,所述第五三极管(T5)、第六三极管(T6)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流源(IE),所述电流源(IE)的另外一端连接到电源负极(-Vcc);所述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第四三极管(T4)的基极,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T3)的基极,从所述第一三极管(T1)、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分别引出该乘法器第一电压输入(υx)的正负端,从所述第五三极管(T5)、第六三极管(T6)的基极分别引出该乘法器第二电压输入(υy)的正负端,从所述第四三极管(T4)、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分别引出该乘法器输出(υo)的正负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户联合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法器电路中,两路输入信号Vi1、Vi2分别接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接第三电阻(R3)和第一集成运放(U1)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一集成运放(U1)的另两端分别接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R5)的另两个触点分别接第七电阻(R7)和第二集成运放器(U2)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输出端(V0),所述第二集成运放器(U2)的另两端分别接第六电阻(R6)和输出端(V0),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70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热式电地暖炉
- 下一篇:一种实现嵌入式系统事务机制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