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股骨小转子复位瞄准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7612.2 | 申请日: | 201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1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福如 |
主分类号: | A61B17/58 | 分类号: | A61B17/58;A61B17/90;A61B17/17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张志祥 |
地址: | 030031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股骨 转子 复位 瞄准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股骨小转子复位瞄准固定器。
背景技术
股骨小转子骨折,由于髂腰肌牵拉大部分都要移位,小转子位于股骨上端后内侧,位置深且隐蔽,复位固定较为困难。由于复位固定比较困难,临床医生往往放弃小转子骨折的复位和固定,致使移位的小转子周围形成大量骨痂和瘢痕,影响骨折愈合,导致患者疼痛,屈髋功能受限。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复位固定小转子的医疗器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股骨小转子复位瞄准固定器。它的应用可以达到复位瞄准固定一起完成,不论外侧入钉点位置如何改变都能达到瞄准固定小转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弓形把手、套筒螺栓组成,其特征在于弓形把手前端是扁宽的弧形复位勾,复位勾的弧度与股骨周径的弧度相同,弓形把手后端有与套筒螺栓配套的螺母,复位勾上有一小孔,小孔与弓形把手后端的螺母同心,套筒螺栓有能使螺钉或空心钉以及小套筒正常插入的内孔。
上述的套筒螺栓的前端为锯齿状结构。
上述的套筒螺栓内孔里插入的小套筒的内径略大于钻头外径。
上述的套筒螺栓与弓形把手后端螺母的螺纹为粗螺纹。
上述的复位勾与弓形把手连接的部分是直形过渡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优点:
1.由于弓形把手前端是扁宽的弧形复位勾,复位勾的弧度与股骨周径的弧度相同,能方便地勾住小转子,使小转子复位。
2.由于把手较粗,使手能够牢固握持,便于复位;复位勾与弓形把手连接的部分是直形过渡结构,而不是弓形结构,在复位时不会顶压内侧肌肉组织而影响复位。
3.套筒螺栓与弓形把手后端螺母的螺纹为粗螺纹所以能快速拧入,前端为锯齿状结构能顶住股骨外侧皮质,防止与股骨皮质之间产生滑动。
4.小套筒能约束钻头的钻入方向,能使钻头准确瞄准钻入。
5.由于复位勾上小孔与弓形把手后端的螺母同心,所以不论股骨外侧皮质的入钉点位置如何改变,钻入的螺钉始终瞄准小转子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弓形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图2的B-B剖面图,
图5为套筒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右视图,
图7为小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图中:1-弓形把手;2-复位勾;3-螺母;4-套筒螺栓;5-小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由弓形把手1、套筒螺栓4组成,弓形把手1前端是扁宽的弧形复位勾2,复位勾2的弧度与股骨周径的弧度相同,弓形把手1后端有与套筒螺栓4配套的螺母3,复位勾2上有一小孔,小孔与弓形把手1后端的螺母3同心,套筒螺栓4有能使螺钉或空心钉以及小套筒5正常插入的内孔。
套筒螺栓4的前端为锯齿状结构,能顶住股骨外侧皮质,防止与股骨皮质之间产生滑动。
套筒螺栓4内孔里插入的小套筒5的内径略大于钻头外径;为了手握方便,小套筒后端有一平园帽。
套筒螺栓4与弓形把手1后端螺母3的螺纹为粗螺纹,能快速拧入。
复位勾2与弓形把手1连接的部分是直形过渡结构,而不是弓形结构,在复位时不会顶压内侧肌肉组织而影响复位。
使用方法:
手握弓形把手在小转子内侧插入弧形复位勾,勾住小转子复位,当骨折复位后,把套筒螺栓旋入弓形把手后端螺母中,拧套筒螺栓直到顶压股骨外侧皮质,把小套筒插入套筒螺栓,在小套筒内插入钻头进行钻孔,钻头钻入直达小转子至弧形复位勾小孔,取出小套筒,直接拧入螺钉或空心钉;取出股骨小转子复位瞄准固定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福如,未经李福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7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蜂蜜制作的搅拌容器
- 下一篇:一种带有电子显示屏的收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