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视频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7683.2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9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褚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悠络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7/2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龚敏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局域网或Internet网络传输视频的网络视频技术。
背景技术
在目前阶段,随着宽带的普及发展,视频传输在INTERNET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经常会通过监控图像展示些场景或东西。需要摄像机经过数字处理后通过安装客户端或IE浏览器进行远程监控。这些设备包括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处理器,网络视频硬盘录像机。传统上由于安防领域的特殊性,仅有少量用户可以有权进行远程监控。如果要能支持几十人或以上大数量的人数同时查看,这就会涉及到下面的问题:
当前存在大量的传统监控视频系统,这些系统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系统,无法与互联网连接起来,更无法做到让大量的用户都来观看这些监控视频图像。
有一些嵌入式设备的网络视频系统,一般都是一个独立的盒子被动的接收客户端的需要观看的请求,然后将视频码流发送到客户端处,在客户端处进行解码和播放。由于所有的观看请求都发送给嵌入式设备,嵌入式设备必须能够处理多路观看请求,一般来说,单个嵌入式处理设备仅能处理数十路客户端观看请求。当超出单个嵌入式处理所能处理的最多用户个数后,更多的用户请求观看的请求是无法处理的。
而利用P2P技术来下载文件已经相对成熟,BT、eMule等成为人们常用的下载软件。随着流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互联网传输多媒体特别是实时视频流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由于通过互联网传输多媒体需要占用很大的网络带宽,传统的C/S架构采用服务器转发模式,服务器有限的带宽和处理能力,已经很难支持大规模用户应用。P2P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每个用户在下载观看流媒体的同时,向其他用户上传自己拥有的资源,有效地利用了每个用户的带宽和处理能力,将对服务器的带宽和处理能力要求有效地分布到每个节点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传统的视频监控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传输视频,可以供大量用户观看的网络视频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集成P2P技术,使传统的视频监控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的网络视频系统。它是一套可以开放视频监控视频数据,将其传输到互联网上,被大量用户观看的嵌入式视频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P2P技术实现传统监控视频接入互联网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台P2P管理服务器,一台与P2P管理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的嵌入式视频采集压缩设备(P2P视频处理器),以及在此设备上运行的P2P驱动模块,以及若干浏览终端机,该装置使得各个浏览终端机之间实现视频监控视频数据的共享,大大减轻嵌入式视频采集压缩设备(P2P视频处理器)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嵌入式视频采集压缩设备(P2P视频处理器)包括基于ARM的嵌入式SoC芯片或者是DSP,该设备主要运行linux,VxWorks等操作系统。该设备具备视频信号的处理模块,网络处理模块,包含外置存储器和内存的设备。此设备能够完成视频采集压块,将压缩后的数据放入一定宽度的实时数据缓冲区内,通过内嵌的P2P模块将其发送到互联网上的浏览终端机。
P2P管理服务器主要负责浏览终端机和P2P视频处理器间的控制信息交互,协助各个终端之间建立起P2P连接。
浏览终端机包括PC机、手机等具有显示功能,与互联网相连,可以浏览网络视频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P2P视频处理器能够将传统视频监控系统与Internet连接起来,实现视频的采集、编码、传输功能。将视频监控图像通过P2P网络传输到互联网上,在不改变传统监控视频系统的情况下,能够将视频监控图像传输到Internet网络上,供大量浏览终端机浏览。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此种装置在开放传统实时监控视频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传统的视频监控设备通过P2P视频处理器接入互联网示意图;
图2P2P视频处理器设备硬件模块示意图;
图3P2P视频处理器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P2P视频处理器的软件驱动模块的执行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悠络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悠络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76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物离心机视频采集装置
- 下一篇: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