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挤压铜扁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7766.1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5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蓝新华;段智勇;贺明其;唐慧;林武华;潘新平;沈贤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雁能电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8 | 分类号: | H01B7/08;H01B7/02;H01B13/00;H01F2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挤压 铜扁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扁线,尤其涉及一种可连续生产的挤压铜扁线,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铜扁线作为变压器的绕组线,其影响性能的主要指标是导电率和导体表面的光洁度;导电率由铜材料的纯度决定,而导体表面的光洁度对绕组线的绝缘性能造成最直接的影响。导体表面的光洁度与铜材的加工方式直接相关。传统的铜材加工方式,是用铜线坯进行拉拔的形式,如果铜线坯的加工性能不好,或加工工艺、工装模具,冷却液等状态不好,很容易造成毛刺、起皮等对绝缘行成致命伤害;从而,诸多工艺手段都集中优化工装模具,冷却介质,或铜线坯的内在质量上,但从根本上未能消除毛刺、起皮等缺陷。
由此看来,现有的铜扁线或多或少存在上述的缺陷,已经成为制约变压器发展的一个瓶颈。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先进的连续挤压铜扁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表面光滑、平整的连续挤压铜扁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续挤压铜扁线,其呈纵长形结构的导电线体,所述导电线体的截面呈矩形,该导电线体的外表面为光滑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挤压铜扁线还可设置为:所述导电线体的外表面至少设有一层绝缘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铜扁线具有平滑的外表面,从而使导体表面的光洁度较好,在包覆绝缘材料时大大提升了绕组线的绝缘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挤压铜扁线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挤压铜扁线包覆绝缘层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连续挤压铜扁线,其呈纵长形结构的导电线体1,所述导电线体的截面呈矩形,其外表面为平滑的平面。于所述导电线体的外表面至少设有一层绝缘层2(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挤压铜扁线采用如下工艺制成:
先将铜材送入加工设备的熔化腔内,使铜材达到半熔融的状态;再将半熔融的铜材通过模具连续挤压成型;然后通过冷却介质将铜扁线在无氧化状态下迅速冷却到常温,其中,所述冷却介质可以为蒸馏水,或者无油性冷却介质,从而避免污染环境。由于这种加工方式是在铜材半熔融状态下连续挤压成型,故理论上可以做到铜扁线表面零“零”毛刺,“零”缺陷,具有平滑的外表面,从而使导体表面的光洁度较好,在包覆绝缘材料时大大提升了绕组线的绝缘性。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雁能电工有限公司,未经衡阳雁能电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77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用随行视频同轴软电缆
- 下一篇:一种直流信号潜油电泵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