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包带编织的车筐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7931.3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0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洋 |
主分类号: | B62J9/00 | 分类号: | B62J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赵美英 |
地址: | 30007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包 编织 车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筐,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打包带编织的车筐。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新型的代步车的电动自行车,在其车把下方一般都设有固定式车筐,以便将随身小物品或购置的小物品方便地放置在车筐内。目前,市售的车筐,有铁车筐,塑料车筐和藤材编织车筐。其中铁车筐,塑料车筐,其结构形式是其四周面和底部呈网格状体,这种结构的车筐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当其内放置诸如钥匙的小小件物品时,行走路上的电动自行车,路上的颠跛易使小小件物品从车筐底部网格中掉出来;放置较重物品时,车筐承载不了较重物品的重量,使车筐受损。而藤材编织车筐,其不足之处在于价格较贵且不耐用。因此,车筐市场亟待开发一种可以放置任何细小物品和能承载较重物品的经济耐用的车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放置任何细小件物品从车筐筐底下掉下来,并可以放置较重物品的车筐。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打包带编织的车筐,包括筐体,其特征在于:由打包带编织的车筐体套加在网格状结构的铁车筐体外而构成为组合式一体车筐,所述打包带编织的车筐体,由具有防晒,防湿和抗氧化性能的聚丙烯材质打包带编织成的,其外形结构与铁车筐体的结构相同,其结构外形尺寸,设计为以能套在铁车筐体的尺寸大小,打包带编织的车筐体的四周面及底部面的编织结构,是由经向打包带和纬向打包带编织成相邻经、纬带行间无空隙的结构,所述打包带编织的车筐体的口缘,与铁车筐体口缘齐平,打包带的经向和纬向打包带穿插编织在铁车筐体底部的四角边沿上及车筐体的上围的边沿上,并固定在铁车筐体的口缘上,车筐体上设有一车筐盖,所述车筐盖的后侧缘与车筐体上的后侧缘相连接。
所述经向打包带和纬向打包带,其带宽度尺寸,设计为2.0 mm~15.0 mm ,带厚度为0.3mm~1.5mm。
所述打包带编织的车筐,所述车筐体上,亦可不设有车筐盖。
所述打包带编织的车筐,其筐体的正面和两侧面均可编织装饰各种图案和图形。
有益效果:
与传统铁车筐,塑料车筐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防晒,抗老化,不怕碰撞、易擦拭保持干净,承重力强,美观耐用,提高了车筐的档次和使用寿命,在筐内放置小物件品,不会从筐底掉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不设有车筐盖的车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打包带编织的车筐,包括筐体,其特征在于:由打包带编织的车筐体1套加在网格状结构的铁车筐体2外而构成为组合式一体车筐,所述打包带编织的车筐体1,由具有防晒,防湿和抗氧化性能的聚丙烯材质打包带编织成的,其外形结构与铁车筐体2的结构相同,其结构外形尺寸,设计为以能套在铁车筐体2外的尺寸大小,打包带编织的车筐体1的四周面及底部面的编织结构,是由经向打包带3和纬向打包带4编织成相邻经、纬带行间无空隙的结构,所述打包带编织的车筐体1的口缘11,与铁车筐体口缘21齐平,打包带的经向和纬向打包带3,4穿插编织在铁车筐体2底部的四角边沿上及车筐体1的上围的边沿上,并固定在铁车筐体2的口缘21上,车筐体1上设有一车筐盖5,所述车筐盖5的后侧缘与车筐体1上的后侧缘相连接,如图1所示。
所述打包带编织的车筐,所述经向打包带和纬向打包带3,4,其带宽度尺寸,设计为2.0 mm~15.0 mm ,带厚度为0.3mm~1.5mm。
所述打包带编织的车筐,所述车筐体1上,亦可不设有车筐盖5,如图2所示。
所述打包带编织的车筐,其筐体1的正面和两侧面均可编织装饰各种图案和图形。
本实用新型亦可套加在单一结构的塑料车筐或其它单一结构的车筐上。
本实用新型的打包带编织的车筐,车筐体的编织款式花样,可设计上百种,有由单色的,双色的和杂色的打包带以及粗细搭配打包带编织的车筐,编织图案有格形,条形,任一种几何图形和花卉,卡通等其他系列图形款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洋,未经张晓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79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摩托车大踏板的胶垫
- 下一篇:带一体式外循环暖风机的叉车驾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