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8336.1 | 申请日: | 201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0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祐二;井上喜博;三井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A01F12/54 | 分类号: | A01F12/54;A01F12/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徐申民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粒装置,具有将整个割取穗秆投放到处理室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部,具有通过摆动筛选装置的摆动筛选和来自扇车的筛选风而对从所述处理室经承接网落下的脱粒处理物进行筛选处理的筛选部,并具有:送尘口,其位于所述处理室的后端部;以及排尘口,其设在机体后部,将来自所述摆动筛选装置的尘埃与来自所述扇车的筛选风一起排出到机体外。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一种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脱粒装置。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脱粒装置中,具有利用筛选风将来自筛选部30的排出用的处理物移送到位于机体1后端部的尘埃排出口45的风力排尘路径B,在比该风力排尘路径B的尘埃排出口45少许进入机体内侧的部位设有摆动开闭自如的排尘控制体60,通过联动机构70使该排尘控制体60和排杆(日文:排ワラ)输送装置20的输送导杆相联动。
当供给到处理室12的穗秆量变多,从而供给到排秆输送装置20的脱粒排秆量变多时,排尘控制体60被操作成打开姿势而将风力排尘路径B操作到打开侧。
当供给到处理室12的穗秆量变少,从而供给到排秆输送装置20的脱粒排秆量变少时,排尘控制体60被操作成闭合姿势而将风力排尘路径B操作到关闭侧(各符号是记载在公报上的符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7097号公报
如上所述,在具有将整个割取穗秆投放到处理室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部的脱粒装置中,在通过应用上述以往的技术要抑制谷粒与筛选处理物一起排出到脱粒机体外的谷粒损失、以及要抑制尘埃进入由筛选部回收的谷粒中的尘埃混入的场合,会发生与脱粒部所产生的秆屑等脱粒处理物的排出有关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应用了上述以往技术的场合,在与脱粒机体的排尘口连通的尘埃输送路径中,在向着脱粒机体的排尘口而离开位于处理室的送尘口下方的部位的部位设有排尘调整体,可将该排尘调整体切换成移动到尘埃输送路径的关闭侧的排出限制状态,和移动到尘埃输送路径的打开侧的限制解除状态。
即,为了能够抑制谷粒与尘埃一起被排出到机体外,利用切换到排出限制状态的排尘调整体将尘埃输送路径操作到关闭侧,在尘埃输送路径中的、比位于处理室的送尘口下方的部位还下游侧对处理物的流动进行限制。为了能够抑制尘埃混入由筛选部回收的谷粒中,通过将排尘调整体切换到限制解除状态而将尘埃输送路径操作到打开侧,使尘埃输送路径中的处理物容易流动。
因此,当利用排尘调整体将尘埃输送路径操作到关闭侧时,在尘埃输送路径中的、比位于处理室的送尘口下方的部位还下游侧对处理物的流动进行限制,由此,从处理室的送尘口排出的秆屑等脱粒处理物向排尘口的流动也被限制。当脱粒装置其处理室中投入有秆根部至穗梢的整个割取穗秆时,从处理室的送尘口排出的秆屑的大小和量往往增大,因此,一旦限制从处理室的送尘口排出的脱粒处理物向排尘口流动,则从处理室的送尘口排出的处理物的流动容易恶化。另外,容易形成处理室中处理物的滞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粒装置,是整个割取穗秆投入到处理室内的结构,难以发生脱粒处理物的排出不良现象且可抑制谷粒损失和尘埃混入。
第1实用新型是脱粒装置,具有脱粒部,还具有筛选部,该筛选部利用摆动筛选装置的摆动筛选和来自扇车的筛选风从所述处理室经承接网落下的脱粒处理物进行筛选处理,并具有位于所述处理室后端部的送尘口和设在机体后部的排尘口,该脱粒装置的特征在于,在连通所述排尘口的尘埃输送路径上设有排尘调整体。
采用第1实用新型的结构,难以发生脱粒处理物的排出不良现象且可抑制谷粒损失和尘埃混入。
第2实用新型是,所述排尘调整体设置在所述尘埃输送路径的位于所述送尘口下方的部位。
第3实用新型是,将所述排尘调整体设置在所述承接网的后端部的正下方。
第4实用新型是,所述排尘调整体支承在设置于所述承接网的后端部的支承构件上。
第5实用新型是,所述排尘调整体支承在从所述承接网延伸出的支承构件上。
第6实用新型是,所述排尘调整体由弹性板状体构成。
第7实用新型是,该排尘调整体能够自如地切换成移动到连通所述排尘口的尘埃输送路径的关闭侧而对所述排尘口的尘埃排出予以限制的排出限制状态、以及移动到所述尘埃输送路径的打开侧而对所述排尘口的尘埃排出的限制予以解除的限制解除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83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