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型锚头可回收预应力锚索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8405.9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9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承;汪浩;张晋华;徐林有;吴增猛;高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锚头 可回收 预应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锚索,尤其涉及一种U型锚头可回收预应力锚索。
背景技术
预应力锚索加固支护是建筑基坑的一种重要支护形式,多用于对安全等级要求较高的城市中心深基坑的支护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用地越来越紧张,基坑深度也随着加大,因此对安全等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也更突显了自己的重要地位。然而,随着预应力锚索的普遍应用,一般锚索的不可回收性也带来了很大的社会问题,如锚索锈蚀造成对土壤的污染、锚索侵入建筑红线影响下一个建筑规划用地的施工、临时基坑用锚索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等等。针对上述问题,各岩土工作者经过多年现场施工经验和试验研究,提出了可回收锚杆这种新型的锚杆形式,并为此作出了大量论证试验,研究出了多种可回收锚杆,为解决上述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的可回收式预应力锚索存在如下缺点:构造复杂,锚头加工困难,需专业厂家加工生产,成本较高;整体注浆,锚头处回收时容易造成外包胶管破损,浆块进入圆弧槽造成摩阻力增大而不易回收;在成孔后锚索安放施工时,易与周围土体粘结在一起,使安放较为困难,容易引起塌孔堵孔;回收施工困难,回收率小,由于锚头设置过大过长,特别是在多级锚头的情况下,残留在地下的锚头钢筋数量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U型锚头可回收预应力锚索,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U型锚头可回收预应力锚索,包括外锚段和自由段,外锚段包括外锚具、垫座和锚墩,自由段包括对中隔离支架、注浆管和钢绞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锚索还包括内锚段,由导向帽、衔接钢片、内锚段套管、支撑钢管和U型内锚头构成;
所述U型内锚头是将一根钢绞线一进一出分别穿入两根内锚段套管构成;
所述内锚段套管和衔接钢片连接,所述U型内锚头套入导向帽内,所述支 撑钢管两端分别与导向帽和衔接钢片连接。
自由段内钢绞线用黄油全部均匀涂抹后,外套PVC塑料套管;所述PVC塑料套管与内锚段套管连接。用黄油涂抹钢绞线,并用套管保护,防止泥浆、混凝土侵入,使钢绞线与混凝土粘连无法拔出,或是锈蚀无法再利用。
所述内锚段套管和衔接钢片焊接;所述支撑钢管两端分别与导向帽和衔接钢片焊接。
所述钢绞线上装有对中隔离支架;所述注浆管安装在自由段的两段钢绞线之间。装上注浆管,并每隔1.5-2m用对中隔离支架将钢绞线分离,扎丝绑扎牢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U型锚头可回收预应力锚索在构造上相对简单,可在施工现场加工制作;在锚头处没有浆液进入,确保了锚头U型处在回收时的顺利回收;易于安放操作;残留在地下的钢筋相对较少,回收率高,回收得到的钢绞线长度较长,在重复使用时可供选择的工地更多。回收时成本小,工人劳动强度低,能提供较大的锚固力,回收施工简便,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1-1剖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2-2剖面图
图4本实用新型内锚头大样图
图5本实用新型导向帽大样图
图6本实用新型外锚段立面图
图7本实用新型外锚段正面图
图8本实用新型外锚段侧面图
图9本实用新型锚索回收机具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U型锚头可回收预应力锚索由内锚段、自由段、外锚段三部分组成,包括外锚具1,垫座2,锚墩3,PVC塑料套管4,钢绞线5,对中隔离支架6,注浆管7,水泥石8,导向帽9,衔接钢片10,支撑钢管11,U型内锚头12。
所述一根钢绞线5先分别穿入外锚段的外锚具1,垫座2和锚墩3,在自由段的钢绞线外套有PVC塑料套管4,自由段还装有注浆管7和对中隔离支架6,最后一进一出分别穿入两根内锚段套管构成U型内锚头12。所述内锚段套管和衔接钢片10焊接接,所述U型内锚头12套入导向帽9内,所述支撑钢管11两端分别与导向帽9和衔接钢片10焊接。
锚索长度由内锚段、自由段、外锚段组成,自由段即大致为提供锚固力水泥石8的长度,内锚段长度一般取50cm左右,外锚段取100cm左右,由此便可得到锚索的大致长度,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再作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84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电线路铁塔静压小群桩基础
- 下一篇:一种排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