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铝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9030.8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4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南安飞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0/00 | 分类号: | C03B20/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车世伟 |
地址: | 3623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铝板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石英板成型技术中的加热铝板装置。
背景技术
石英板成型技术,其是指人造石英板的技术,其通常包括配料、搅拌、布料、压制、固化和冷却等过程,其中,配料程序是指将成型石英板所需的原料进行合理配比的过程,在工业化生产时,该原料通常是装在大型储罐中;搅拌程序是指将各种原料进行搅拌,从而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当然随着搅拌的进行,该混合后的原料会呈现黏稠状;布料程序是指将混合后的原料浇注在模板内的工序,该布料程序的主要目的即是使浇注入模板内的原料能呈现均匀状;压制程序是指利用强力而将模板内的原料进行加压,从而成型石英板的程序;固化程序是指利用固化炉而进行加热的工序;冷却程序则是对成型出来的石英板进行冷却,从而形成成品的工序,当然在整个成型过程中,还会包括输送程序,而搅拌程序又包括单色搅拌和混合搅拌等。
该固化程序通常是利用固化炉来实现的,而现有的固化炉又包括机壳以及位于机壳上的多块加热铝板装置,该加热铝板装置用于对经过压制程序的石英板进行加热,从而使得该石英板固化。现有的加热铝板装置包括主板和导油管,该主板具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该导油管呈散热片状弯曲设置在主板内部,并两端分别与进油口和出油口相连,但是该现有的导油管往往是采用铁管或者铝管来形成,故现有的加热铝板装置往往具有如下缺陷:
一、由于铁管或铝管的导热性不高,故经由该导油管的热油无法将热量充分地散发出去,从而造成了热油利用效率低的缺陷;
二、由于铁管或铝管本身的塑性差,故在形成散热片状导油管时,其往往无法一体成型,即在成型工程中往往还需要采用焊接等连接方式,进而大大降低了导油管在制作时的效率;
三、由于铁管或铝管的膨胀系数大,故当高温的热油被通入时,其会存在导油管裂开,而造成漏油的隐患。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加热铝板装置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铝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加热铝板装置热油利用效率低、导油管制造复杂以及容易出现漏油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加热铝板装置,包括主板和导油管,该主板具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该导油管设置在主板内部并呈散热片状,该导油管两端分别与进油口和出油口相连通,其中,该导油管采用铜管。
进一步,该导油管为并排设置的两根。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由于铜管的材质铜具有导热性能优良的特点,故该铜管能将油热中的热量充分散发到主板中,并经由主板而传导到石英板上,从而大大提高了热油的利用效率;
二、由于铜管的材质铜具有塑性高的特点,故在成型整根铜管时,能直接采用弯折的方式即可形成,故无需进一步采用焊接等连接方式,进而大大提高了导油管的成型效率;
三、由于铜管的膨胀系数较小,故当高温的热油被通入时,该导油管亦能保证很好的完整性,从而能消除现有技术存在的漏油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加热铝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中:
加热铝板装置 100
主板 1 进油口 11
出油口 12 导油管 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4所示,其示出的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加热铝板装置100,其包括主板1和导油管2,该主板1具有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该导油管2设置在主板1内部并呈散热片状,该导油管2两端分别与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相连通,上述特征均与现有技术中的特征相同,故其结构以及功能将不再详细描述,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点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南安飞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南安飞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90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