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收净化塔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9109.0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8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路加四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43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废气回收再利用设备领域,具体来讲是涉及一种回收净化塔。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化工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中含杂有大量的可回收再利用原料粉尘微粒,然而现阶段这些废气仅仅经过一般的净化器处理后形成的尾气直接排空了,这些排空的尾气中仍然存在处理不净和无法再利用的缺陷,为企业带来资源的浪费,也同时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故而怎样进一步地对排放的尾气中含杂的粉尘微粒进行再次净化处理并回收利用成为当今企业达到节能减排目的成为迫切需要的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最大化净化各类废气排放的尾气,并可对存在于尾气中的微粒子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回收净化塔。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一种回收净化塔,所述回收净化塔主要由冷却循环水塔体和贯穿设置于该塔体下部的二级净化系统管道连接构成,所述冷却循环水塔体包括塔体外壳和塔体内壳,塔体外壳和塔体内壳之间构成一个密闭的夹层,所述冷却循环水塔体的顶端安装有与塔体内相连通的废气管道进口,置于冷却循环水塔体内的二级净化系统管道上设置有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
所述冷却循环水塔体内还设置有加强废气降温、沉淀过程的隔空层,所述隔空层将位于二级净化系统管道上方的冷却循环水塔体的塔内空间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废气管道进口空间和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空间。
所述塔体外壳和塔体内壳之间的夹层中还设置有进出密封门。
所述冷却循环水塔体的一侧下部外壁上设有冷却循环水管道进口,所述冷却循环水塔体的另一侧上部外壁上设有冷却循环水管道出口;所述冷却循环水管道进口和冷却循环水管道出口与塔体外壳和塔体内壳之间的夹层相连通。
所述废气管道进口包括第一废气管道进口和第二废气管道进口。
所述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包括第一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和第二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所述第一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和第二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的上端设置有弯折部。
所述第一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的高度高于第二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有效解决了各类工业类废气和排放尾气的净化处理,同时对存在于尾气中的微粒子进行回收再利用,同时减少尾气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右视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废气管道进口、2-第二废气管道进口、3-第一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4-第二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5-二级净化系统管道、6-冷却循环水管道进口、7-冷却循环水管道出口、8-冷却循环水塔体、9-塔体外壳、10-塔体内壳、11-进出密封门、12-隔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3所示,一种回收净化塔,所述回收净化塔主要由冷却循环水塔体8和贯穿设置于该塔体下部的二级净化系统管道5连接构成,所述冷却循环水塔体8包括塔体外壳9和塔体内壳10,塔体外壳9和塔体内壳10之间构成一个密闭的夹层,所述冷却循环水塔体8的顶端安装有与塔体内相连通的废气管道进口,置于冷却循环水塔体8内的二级净化系统管道5上设置有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
如图1、2、3所示,所述冷却循环水塔体8内还设置有加强废气降温、沉淀过程的隔空层12,所述隔空层12将位于二级净化系统管道5上方的冷却循环水塔体8的塔内空间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废气管道进口空间和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空间。
如图2所示,所述塔体外壳9和塔体内壳10之间的夹层中还设置有进出密封门11。
如图1所示,所述冷却循环水塔体8的一侧下部外壁上设有冷却循环水管道进口6,所述冷却循环水塔体8的另一侧上部外壁上设有冷却循环水管道出口7;所述冷却循环水管道进口6和冷却循环水管道出口7与塔体外壳9和塔体内壳10之间的夹层相连通。
如图1所示,所述废气管道进口包括第一废气管道进口1和第二废气管道进口2。
如图1所示,所述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包括第一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3和第二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4,所述第一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3和第二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4的上端设置有弯折部。所述第一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3的高度高于第二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4的高度。
具体实施时,当工业废气由第一废气管道进口1、第二废气管道进口2沿进入回收净化塔主体(即冷却循环水塔体8)内,有较高温度的工业废气经冷却循环水塔体8冷却为液体或凝为固体,完成能源回收;第一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3和第二处理后废气管道出口4经处理为弯曲折形,即可保障气体流动排放,又形成阻碍废气不经处理直接的排放。第一废气管道进口1和第二废气管道进口2分别与废气循环放出口相连接;冷却循环水管道进口6与冷却循环水入口相连接,冷却循环水管道出口7与冷却循环水出口相连接;二级净化系统管道5与通用净化系统管道相连接。隔空层12加强废气降温、沉淀的过程。回收净化塔的进出密封门11作为回收时的通道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路加四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路加四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91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