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钠冷快堆新燃料组件的装载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9201.7 | 申请日: | 201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8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靳峰雷;王长玲;谷继品;吕云彪;苏喜平;李海;金跃庆;于团结;杨孔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C19/00 | 分类号: | G21C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1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钠冷快堆新 燃料 组件 装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钠冷快堆新燃料组件装载的装载机。
背景技术
随着反应堆的运行,在换料空间存在较强的放射性。因此使用专用设备进行远程操作才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装载机无法应用于钠冷快堆结构中,而且在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关于钠冷快堆新燃料组件的装载机也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的用于钠冷快堆新燃料组件的装载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钠冷快堆新燃料组件的装载机,呈悬臂回转式,主要包括卷扬驱动部件、转位驱动部件、底座、立柱、连接框架、横梁、吊臂、屏蔽导向筒、导向管、抓手、滑轮部件,卷扬驱动部件和转位驱动部件分别安装在转盘上,通过钢丝绳驱动抓手,关键在于,底座上由转盘支承着立柱,立柱上装有外伸的连接框架,在连接框架的前端连接着屏蔽导向筒,屏蔽导向筒内通过支撑结构支撑着导向管,抓手位于导向管内;横梁与连接框架、立柱的上平面相连,其上部与吊臂相连,吊臂上部安装支架滑轮。
所述的支架滑轮下部设有传感器。所述的横梁、框架、吊臂上均设有减重孔。所述屏蔽导向筒内的支撑结构为4组,支撑结构为由3个120°布局的导向滚轮与导向管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屏蔽导向筒的旋转能够准确的定位在新燃料组件倾斜运输机的上方,而且可以进一步通过重量传感器判断是否抓住组件,抓手工作安全可靠,不会发生组件掉落。屏蔽导向筒定位到转换桶的新组件入口处,将组件安全可靠的放入到转换桶中。操作人员可在远离设备处进行控制操作,而且本装置便于操作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屏蔽导向筒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1底座、2立柱、3连接框架、4横梁、5屏蔽导向筒、6导向管、7吊臂、8支架滑轮、9卷扬驱动部件、10转位驱动部件、11显示装置、12承重传感器、13抓手、14支承结构、15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用于钠冷快堆新燃料组件的装载机,该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呈悬臂回转式结构,即在一个强刚度足够的锥柱形底座1上由转盘支承着立柱2,该立柱2随转盘在底座1上回转,立柱2上装有外伸的连接框架3,在连接框架3前端连接着屏蔽导向筒5。屏蔽导向筒5内通过支撑结构14支撑着导向管6,抓手13位于导向管6内;横梁4与连接框架3、立柱2的上平面相连,其上部与倾斜的吊臂7相连,吊臂7上部安装支架滑轮8。在转盘上装有卷扬驱动部件9和转位驱动部件10,用于驱动立柱2旋转和通过钢丝绳15驱动抓手13的升降。本实施例中卷扬驱动部件9和转位驱动部件10分别设置自动的和手动的两种,方便在断电及调整时用手动操作。其中转位驱动部件10上设置有显示装置11,用来判断屏蔽导向筒5的位置。
底座部件1
底座部件1外壳为铸件,呈锥柱形,底座1上安装有上下轴承座,上下两个轴承座的轴承共同支承着垂直安装的转盘的转轴,该转轴上装有供立柱2安装的转盘。
立柱部件2
立柱部件2为焊接结构件,经机加工成,立柱2下部为圆盘形,与底座1上的转盘连接。立柱2的上平面连接着横梁4,而其前端面有供安装连接框架3的安装耳座。
连接框架部件3
连接框架部件3为焊接结构件,上面有供上横梁4部件的安装面,右端有与立柱2相连的耳座,左端有供屏蔽导向筒5安装的耳座。连接框架3两侧板之间设有加强纵、横肋,侧板有减重孔,以使重心尽量靠近立柱2。
横梁4
横梁部件4为焊接结构件,经机加工而成,其下平面与连接框架3、立柱2上平面相连,其左边上面有供吊臂7安装的平面,两侧壁之间有加强肋,侧板上有减重孔,在左右两边相应的位置装有供抓手13牵引的钢丝绳15导向滑轮。
屏蔽导向筒部件5
屏蔽导向筒5为焊接结构件,经机加工而成,导向筒5的外圆表面焊有与连接框架3相连的耳座,外屏蔽筒内为聚乙烯防护层,防护层内为钢制内筒,筒内通过4组支承结构14支承着导向管6,4组支撑结构14每个由3个120°布局的导向辊与导向管6接触,3个导向辊接触面均呈V型,其中一个导向辊的中间凹槽和导向管6上安装的长导向键配合,可对导向管6周向限位。
导向管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92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扭转耐候风力发电用橡套软电缆
- 下一篇:池式反应堆材料辐照监督垂直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