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耕机系统与微耕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9484.5 | 申请日: | 201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6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昌华;陈曦;戴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昌华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33/08 | 分类号: | A01B33/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耕机 系统 | ||
1.一种微耕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耕机系统包括机体与机轮;
所述机体包括主机与后机身;
所述主机包括主机架,安装于所述主机架上的动力装置,以及与动力装置传动连接的主变速箱,所述主变速箱设有轮轴输出端,所述轮轴输出端与机轮旋转卡合;
所述后机身与主机相连接,后机身上设有耕作器件;
所述后机身包括旋耕后机身与耕作后机身;
所述旋耕后机身上具有副变速箱,副变速箱的输入端具有副变速箱输入轴孔,所述主变速箱具有对副变速箱输出端,对副变速箱输出端具有对副变速箱输出轴孔,所述对副变速箱输出轴孔与副变速箱输入轴孔之间通过分别与二者转动卡合的主副变速箱传动轴相连,所述微耕机系统设有可装卸的主副变速箱传动轴固定装置,所述主副变速箱传动轴固定装置将主副变速箱传动轴在轴向上与主变速箱相固定,所述旋耕后机身两侧设有有旋转耕种配件连接结构,所述旋转耕种配件连接结构的连接点为副变速箱的输出端,旋转耕种配件连接结构与旋转耕作配件转动卡合,所述旋耕后机身设有第一耕作件挂接结构,所述第一耕作件挂接机构位于旋转耕作配件连接结构之后且位于旋耕后机身中心对称面上;
所述耕作后机身与主机架可装卸连接,所述辅助机架上设有第二耕作件挂接机构,
微耕机系统组成微耕机时所述主副变速箱传动轴固定装置将主副变速箱传动轴在轴向上与主变速箱相固定,或所述耕作后机身与主机架可装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耕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耕作配件选自:旋耕刀、起垄器、清沟器、除草器之一;所述第一耕作件选自:开沟器或培土器;所述第二耕作件选自:犁、清沟器、开沟器、施肥器、播种器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耕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副变速箱传动轴固定装置为下列固定装置中任意一种:
主副变速箱传动轴固定挡板,所述主副变速箱传动轴固定挡板大于与之相邻的对副变速箱输出轴孔或副变速箱输入轴孔的截面且具有通孔,主副变速箱传动轴一端的端面上具有轴向的主副变速箱传动轴端面轴孔,主副变速箱传动轴固定挡板由穿过主副变速箱传动轴固定挡板上的通孔并与主副变速箱传动轴端面螺孔螺接的主副变速箱传动轴固定螺丝与主副变速箱传动轴端面相固定,主副变速箱传动轴上具有主副变速箱传动轴限位凸起,所述主副变速箱传动轴限位凸起大于与之相邻的对副变速箱输出轴孔或副变速箱输入轴孔的截面,所述主副变速箱传动轴限位凸起与主副变速箱传动轴固定挡板之间的距离等于对副变速箱输出轴孔与副变速箱输入轴孔的轴向长度之和;
插销与主副变速箱传动轴上的插销孔,所述插销与插销孔插接;
卡簧与主副变速箱传动轴上的卡簧槽,所述卡簧与卡簧槽卡合;
螺帽与主副变速箱传动轴上的螺纹,所述螺帽与螺纹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耕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变速箱与副变速箱为齿轮变速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耕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变速箱具有主变速箱调档器或所述副变速箱上具有副变速箱调档器,所述主变速箱调档器通过拨动主变速箱中的不同齿数的齿轮与前后级齿轮相配合,改变主变速箱的输入输出转速比;所述副变速箱主变速箱调档器通过拨动副变速箱中的不同齿数的齿轮与前后级齿轮相配合,改变副变速箱的输入输出转速比;所述主变速箱具有离合器与倒档器;所述主变速箱与副变速箱为全封闭齿轮变速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耕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后机身后端设有轮轴与地面平行的辅助轮,辅助轮通过与地面垂直的螺杆与辅助机架相连,螺杆与旋耕后机身螺接,螺杆的一端与辅助轮连接;
所述耕作后机身后端设有轮轴与地面平行的辅助轮,辅助轮通过与地面垂直的螺杆与辅助机架相连,螺杆与耕作后机身螺接,螺杆的一端与辅助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耕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耕作件挂接机构结构为,在旋耕后机身上设有与地面垂直的挂接孔,挂接孔径向上设有贯穿挂接孔的主定位孔,所述第一耕作件上设有挂接杆,所述挂接杆上设有若干辅助定位孔,挂接杆轴向贯穿挂接孔,辅助定位孔之一与主定位孔重合,微耕机设有挂件插销或挂件螺丝贯穿辅助定位孔与主定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昌华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昌华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94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波纹圆盘破茬装置
- 下一篇:成组大功率平板式电力电子器件机械压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