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手机支付的无线智能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9812.1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8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石晓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银达润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H04W8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手机 支付 无线 智能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USB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手机支付的无线智能卡。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现代人的消费支付工具已经不局限于现金,而是扩展到银行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手机支付作为一种崭新的支付方式,具有方便、快捷、安全、低廉等优点。但无论是在开展业务的形式还是在用户推广方面都有较大的局限,究其原因主要有安全隐忧、技术保障和信用制度等三个因素,在技术方面首先是SIM卡与STK卡的融合问题,STK卡是一种小型编程语言的软件,可固化在SIM卡中,它能接收和发送GSM的短信数据,作为SIM卡与短信之间的接口作用,同时它还允许SIM卡运行自己的应用软件。但是STK开发难度高、技术标准不统一、成本较大等问题;尤其面对当前众多用户拥有大量的SIM卡,如何降低用户换卡的支出成本或开发出可包容目前已大量存在SIM卡用户的新技术,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对数据进行芯片加密、确保数据传输、金融交易安全的可实现手机支付的无线智能卡,从而可在高安全保障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手机支付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实现手机支付的无线智能卡,其特征在于:在卡体中嵌入集成型智能芯片,卡体内置无线发射与接收模块,所述智能芯片与无线发射与接收模块通信连接,均由电源模块为其供电,所述发射与接收模块接有天线。
所述智能芯片包括密钥、认证信息单元、芯片操作系统单元和银行卡信息存储单元;所述无线发射与接收模块为蓝牙模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实现手机支付的无线智能卡的有益效果为:以内置智能芯片的无线卡为安全认证载体,智能芯片内固化密钥、认证信息单元、芯片操作系统单元,同进存储有用户银行卡信息,可对数据进行芯片加密,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手机进行通信,并能依托于手机的通信功能,实现手机远程支付,结合近距离通信技术(NFC)可实现现场支付,可确保数据传输、金融交易安全,比文本短信方式的支付更加安全可靠,能防止短信欺诈,有利于提高手机支付的安全性,对推动手机支付业务的加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实现手机支付的无线智能卡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卡体;2、智能芯片;3、电源模块;4、无线发射与接收模块;5、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实现手机支付的无线智能卡,在卡体1中嵌入集成型智能芯片2,卡体1内置无线发射与接收模块4,所述智能芯片2与无线发射与接收模块4通信连接,均由电源模块3为其供电,所述发射与接收模块4接有天线5。
所述智能芯片2包括密钥、认证信息单元、芯片操作系统单元和银行卡信息存储单元;
所述无线发射与接收模块4为蓝牙模块。
智能芯片2经无线发射与接收模块4与现有手机进行通信,依托于手机现有的通信功能,可实现手机远程支付,结合近距离通信技术(NFC)可实现现场支付。
使用时,该卡通过无线方式与用户手机建立联系,进一步的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发起远程支付请求,通过卡内存储的银行卡信息,用户输入交易密码,经密钥、认证信息单元确认后,交易数据经过智能USB卡进行加密,传输到银联移动支付平台,完成支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银达润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银达润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9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Fast存储卡
- 下一篇:可加载平面信息传播与标识功能的移动存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