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层转角处施工用工字钢悬挑式脚手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0017.4 | 申请日: | 201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9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余大洋;杨百成;蒋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0 | 分类号: | E04G3/20;E04G13/00;E04G13/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层 转角处 施工 用工 字钢悬挑式 脚手架 | ||
1.一种楼层转角处施工用工字钢悬挑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设在所施工楼层转角处外侧且由竖向杆件一(1)和横向杆件一(2)组成的十字拐角形施工架一、由竖向杆件二(3)和横向杆件二(4)组成的十字拐角形施工架二、分别与横向杆件一(2)和横向杆件二(4)固定连接的竖向杆件三(5)和倾斜向杆件一(7)以及分别与竖向杆件一(1)和竖向杆件二(3)固定连接的横向杆件三(6)和倾斜向杆件二(8);所述十字拐角形施工架二布设在所述十字拐角形施工架一外侧下方,所述竖向杆件三(5)和横向杆件三(6)形成十字拐角形施工架三,且所述十字拐角形施工架三分别与所述十字拐角形施工架一和所述十字拐角形施工架二连接组成方形施工框架一和方形施工框架二,所述倾斜向杆件一(7)和倾斜向杆件二(8)均位于所述方形施工框架二内;所述竖向杆件一(1)、竖向杆件二(3)和竖向杆件三(5)均与所施工楼层转角处的竖向墙体相平行,所述横向杆件一(2)、横向杆件二(4)和横向杆件三(6)均与所施工楼层转角处的横向墙体相平行;所施工楼层转角处的竖向墙体底部对应设置有供横向杆件三(6)和倾斜向杆件二(8)水平向穿过的孔洞(13),且所施工楼层转角处的横向墙体底部对应设置有供竖向杆件三(5)和倾斜向杆件一(7)水平向穿过的孔洞(1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层转角处施工用工字钢悬挑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向杆件一(7)分别与横向杆件一(2)和横向杆件二(4)之间、所述倾斜向杆件二(8)分别与竖向杆件一(1)和竖向杆件二(3)之间、所述竖向杆件三(5)分别与横向杆件一(2)和横向杆件二(4)之间以及所述横向杆件三(6)分别与竖向杆件一(1)和竖向杆件二(3)之间均通过配合使用的横向压板(9)和U形螺栓(10)进行组装固定,所述横向压板(9)对应开有两个供U形螺栓(10)安装的螺栓安装孔(11),所述U形螺栓(10)由下至上穿入两个螺栓安装孔(11)内且与横向压板(9)紧固连接为一体。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楼层转角处施工用工字钢悬挑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施工框架一和所述方形施工框架二均为长方形施工框架。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楼层转角处施工用工字钢悬挑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向杆件一(7)和倾斜向杆件二(8)左右对称布设在所施工楼层转角处的中心线两侧。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楼层转角处施工用工字钢悬挑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杆件三(5)、横向杆件三(6)、倾斜向杆件一(7)和倾斜向杆件二(8)均通过预先埋在所施工楼层转角处所处建筑物墙体中的预埋卡环(12)进行固定。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楼层转角处施工用工字钢悬挑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杆件一(1)、横向杆件一(2)、竖向杆件二(3)、横向杆件二(4)、竖向杆件三(5)、横向杆件三(6)、倾斜向杆件一(7)和倾斜向杆件二(8)均为工字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00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脚手架座地式连墙件
- 下一篇:自动抹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