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碰式电子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0216.5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2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宇航 |
主分类号: | G08B13/02 | 分类号: | G08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碰式 电子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报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触碰来触发报警的触碰式电子报警器。
背景技术:
防盗报警技术应用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场所,例如银行、家庭、车辆等。报警器的种类多种多样,有红外报警器、磁感应报警器、电子报警器,它们大部分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触碰来触发报警的触碰式电子报警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结构要点是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蜂鸣器的正极连接后再与电源正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继电器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线圈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继电器常开触点和发光二极管阴极连接后再与电源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阳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的动触点与蜂鸣器的负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件为蜂鸣器、继电器和发光二极管;结构简单、造价低,并且安装方便,使用时将其与锁芯连接,当有人开锁时,触发报警器报警,当需要停止报警时,可触发报警器按键或关闭电源,停止报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采用继电器控制电路,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蜂鸣器F的正极连接后再与电源正极VCC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分别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继电器J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J线圈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继电器J常开触点和发光二极管LED阴极连接后再与电源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阳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J的动触点与蜂鸣器F的负极连接。
使用时,将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A与锁芯连接,当有人碰到锁孔时,人手的泄漏电流使第一三极管Q1导通,泄漏电流通过第一三极管Q1放大,加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Q3导通,电源VCC通过第三三极管Q3和第二电阻R2加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上,第二三极管Q2导通,电源VCC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三极管Q2加到发光二极管LED上,发光二极管LED点亮,电源VCC通过第三三极管Q3和第三电阻R3加到继电器J线圈上,继电器J的动触点拨动,与常开触点连接,蜂鸣器F加电,鸣叫。此时,若手离开锁孔,由于第二三极管Q2的作用,第三三极管Q3持续导通,报警不停,若要停止报警,用手接触B点使第四三极管Q4导通,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电位被拉低而截至,发光二极管LED熄灭,第三三极管Q3基极失去偏置电压而截至,继电器J线圈两端失电,继电器J动作,蜂鸣器F停。关闭电源也可停止报警。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次动作过程:
将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A与锁芯连接,当有人碰到锁孔时,蜂鸣器F响,发光二极管LED亮,此时,若手离开锁孔,报警任然继续,若要停止报警,用手接触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B或关闭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宇航,未经吴宇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0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缆监控报警器外壳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P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