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垃圾氧化碳化无烟处理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0267.8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4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钱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达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C12M1/107;C10B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垃圾 氧化 碳化 无烟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对垃圾作无烟处理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数量越来越多,如果不对垃圾进行合理改造,垃圾将侵占大量土地、破坏植被、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系、破坏航道设施、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目前,我国的垃圾历年堆存量达60亿吨,1997年,全国的垃圾年产量达1.4亿吨,并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迄今为止,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生活垃圾仍以露天堆放、填埋为主,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现阶段国、内外城市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填埋、堆肥、焚烧等方法,其中填埋技术处理城市垃圾方法简单,但它占地面积大,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污染水源、土壤,还传播疾病;堆肥技术具有减容、减量及无害化程度低的缺点;采用垃圾焚烧技术,减少了填埋法对土壤和资源的污染,但焚烧法耗能大,其减量化程度高,但投资巨大,无法解决烟气问题,因此,单焚烧法也不是一个理想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处理速度快、垃圾压缩比大,厂房面积小,而且能对城市垃圾无公害化处理,使城市垃圾变废为宝的、使垃圾产生经济效益,产生良好循环效应的城市垃圾氧化碳化无烟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城市垃圾氧化碳化无烟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自上而下盘旋设置的垃圾回转储存通道,垃圾回转储存通道的外部设置有与其对应的多层烟气换热腔,烟气换热腔内分布有多重烟气过滤净化装置,该通道的进料口设置有垃圾挤压设备、垃圾研磨设备以及间接加热设备,间接加热设备设置有排烟口,该排烟口连接烟气换热腔,垃圾回转储存通道的出料口设置垃圾研磨设备、垃圾筛分设备、以及将烟气换热腔内的烟气导向垃圾回转储存通道进口的排烟管道,垃圾回转储存通道的末端设置有回收由垃圾产生的沼气的燃气管,该燃气管通向间接加热设备。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排烟管道在垃圾回转储存通道的进口位置连接有气体输出管道,气体输出管道上安装有去除悬浮于烟气中的粉尘颗粒以及有害残余气体的烟气过滤装置。
所述垃圾回转储存通道的进料口连接有可将垃圾分类的自动分拣设备,该进料口为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输入口。
所述间接加热设备包括加热装置及其上设置的加热容器,该加热容器设置在垃圾回转储存通道的进料口。
所述加热装置采用燃烧加热装置,燃气管的输出端连接燃烧加热装置的进气管。
所述加热装置采用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设置在垃圾回转储存通道的进料口以及相邻两层烟气换热腔的连接位置。
所述间接加热设备的加热温度为800~900℃。
所述垃圾回转储存通道设置有驱使垃圾往出料口输送的传输装置。
所述垃圾回转储存通道的进料口设置有两级以上的垃圾挤压设备与垃圾研磨设备,两级以上的垃圾挤压设备与垃圾研磨设备共同构成垃圾废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氧化-碳化城市垃圾氧化碳化无烟处理设备,无公害垃圾处理,处理后的垃圾呈粉末状从设备的输出端输送出来,可制作复合板材的原料等产品,粗渣可用于铺公路的优质材料;并且,垃圾氧化碳化余热可以回收利用,从资源利用角度来看,它既是处理了城市垃圾,又从这些废弃品种产生出再生资源,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封闭处理,采用垃圾碳化-碳化处理过程,能做到低耗能、低有害气体与废水排放、彻底碳化,无二次污染。
3、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回转储存通道一般可修建在地底,容量大,比原有的焚烧炉占地面积省很多,大大减少了土地的使用,城市的环境将会更加清洁卫生,净化城市空气和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垃圾回转储存通道 2、垃圾挤压设备 3、垃圾研磨设备 4、多层烟气换热腔 5、多重烟气过滤净化装置 6、间接加热设备 7、燃气管 8、燃烧加热装置 9、电加热装置 10、垃圾研磨设备 11、垃圾筛分设备 12、排烟管道 13、烟气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达,未经钱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02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电池盖的焊接工装
- 下一篇:骨灰坛的盖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