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架梁的加强筋焊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40339.9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6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蒋玮;殷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卫宇;陆嘉 |
地址: | 20012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加强 焊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架梁的加强筋焊接结构。
背景技术
车架是汽车底盘系统中重要的安全件和承载件,承受着汽车行驶中的各种载荷,其强度、刚度对整车的强度、刚度有着决定性影响。
为提高车架的整体强度和刚度,传统车架结构中经常会在车架梁内焊接加强筋。如图1所示,加强筋3a的底部外形与梁下片2a的内壁形状匹配,加强筋的上端设有翻边31a,该翻边31a的顶面外形与梁上片的1a内壁形状匹配,加强筋3a的底部和翻边分别与梁下片2a的内壁和梁上片1a的内壁相贴合。加强筋3a首先和梁下片2a焊接,再通过梁上片1a上的若干个塞焊槽4a与梁上片1a塞焊焊接,从而形成带加强筋的梁焊接总成。
现有的车架梁的加强筋焊接结构在工艺上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加强筋3a上部的翻边31a需与梁上片1a的内壁型面完全贴合,加工难度较大,加工道序复杂,实际装配中存在间隙过大的问题或由于加强筋过高而影响车架梁的实际截面高度。在副车架总成装配中,过大的间隙会造成紧固件拧紧后车架梁变形,与周边零件发生装配干涉或运动干涉;而车架梁的截面高度过大则会影响紧固件的有效配合长度。另外,现有的加强筋与梁下片在焊接时存在定位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制造、在焊接时易于定位加强筋的车架梁的加强筋焊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架梁的加强筋焊接结构,该车架梁包括第一片体、第二片体和加强筋,该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的表面均设有多个塞焊槽,该加强筋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其特点是,加强筋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设有多个凸台,该加强筋第一侧的多个凸台一一对应地分别嵌入在第一片体的多个塞焊槽内,加强筋第二侧的多个凸台一一对应地分别嵌入在第二片体的多个塞焊槽内,加强筋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与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的内壁相贴合;加强筋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通过设置在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上的多个塞焊槽,分别与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塞焊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去除了现有加强筋上的顶部翻边,在加强筋相对于车架梁的两个片体的两侧设置了嵌入塞焊槽内的凸台,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简单,便于制造,且易于在焊接过程中实现定位,从而容易控制车架梁的实际截面高度,避免因该截面高度控制不当对装配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车架梁的加强筋焊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架梁的加强筋焊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车架梁的加强筋焊接结构如图2所示,车架梁包括第一片体1、第二片体2和加强筋3。第一片体1的表面设有多个塞焊槽4,第二片体2的表面设有多个塞焊槽5,加强筋3具有相对的第一侧31和第二侧32。
结合图3所示,加强筋3的第一侧31设有多个凸台311,第二侧32设有多个凸台321,该加强筋第一侧的多个凸台311一一对应地分别嵌入在第一片体1的多个塞焊槽4内,加强筋第二侧的多个凸台321一一对应地分别嵌入在第二片体2的多个塞焊槽5内。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片体1和第二片体2的表面均设有三个塞焊槽,塞焊槽的位置、数量可根据实际工况而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中,加强筋3的第一侧31和第二侧32的形状结构分别与第一片体1和第二片体2的内壁型面相匹配,加强筋3的第一侧31和第二侧32分别与第一片体1和第二片体2的内壁相贴合。加强筋3的第一侧31和第二侧32通过设置在第一片体1和第二片体2上的多个塞焊槽,分别与第一片体1和第二片体2塞焊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去除了现有加强筋上的顶部翻边,在加强筋相对于车架梁的两个片体的两侧设置了嵌入塞焊槽内的凸台,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简单,便于制造,且易于在焊接过程中实现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03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