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彩反光层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0826.5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8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石育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育祯 |
主分类号: | G02B5/128 | 分类号: | G02B5/128;G09F1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芦***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光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光层结构的技术,尤指一种透过电镀层及玻璃珠层相邻设置,以保持图案印刷层色彩鲜艳及避免图案印刷层失真的高彩反光层结构。
背景技术
反光贴纸已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商品都会搭配反光贴纸使用,例如:安全帽、机车、汽车、衣服等。透过反光贴纸贴到各种商品上,同时可令反光贴纸上的图案因为光线折射的关系,而更为明亮,所以也能作为警示标志来使用。
传统的反光贴纸结构如图1所示,为传统反射材料结构的侧视剖面图,如图所示,传统的反光材料1的玻璃珠层11的下方形成有一铝镜面层12,再以树脂层13结合一底层14,并且为形成色彩的反光现象,通常会直接将成品后的反光材料1的玻璃珠层11表面使用网版印刷方式图布图案层,透过玻璃珠层11凸出于表面而达到反光的效果。
然而,利用网版印刷方式将会使图案层涂布在玻璃珠层11表面时,由于流体力学以及玻璃珠层11表面具有凹凸面的关系,使得图案层的颜料厚度难以控制,所以无法均匀的附着在玻璃珠层11上,使玻璃珠层11的凸面上的图案层较薄,凹面上的图案层较厚,因此将影响到光线的反射效果,使图案层的色彩无法被均匀的反射,更无法表现极为细致的线条,而使线条及图案都呈现模糊状。并且,因为玻璃珠层11表面不平滑,当图案层直接印刷在凹凸不平的玻璃珠层表面时,将使图案层的抗摩擦性及耐水性都不佳。
因此,为了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又有一种现有反光层结构,其结构由外到内包含一玻璃珠层、一胶膜层、一色彩层、一镜面层以及一底层。并且色彩层是透过点状印刷方式印刷在胶膜层上。如此使色彩层可印刷在平坦的胶膜层上,所以能解决前述传统反光材料结构的缺失。然而,此种在玻璃珠层与镜面层之间设置色彩层的结构,使色彩层位于玻璃珠层的内侧,使镜面层在反射时,因镜面层与色彩层之间没有距离,所以色彩层上的图案无法被清楚的折射到外部,如此将会造成色彩层的颜色失真或变淡,甚至只看得到色彩层的形状而看不到颜色,而无法达到预期的功效。再者,此种结构的玻璃珠层直接裸露在外,不仅表面触感较为粗糙,玻璃珠层上的复数玻璃珠又很容易因磨损或受到温度变化而掉落,而影响反射效果,同样会造成色彩层颜色变淡或失真。
因此,如何发明出一种高彩反光层结构,可令色彩层的色彩及图案保持原本的色调,并使反射效果更为明亮,以提升整体实用性,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高彩反光层结构,在反射后能保持色彩原本的鲜艳度及避免图案失真,以提升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高彩反光层结构,能提升反射效果,整体更为明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彩反光层结构,包含一透明膜层、一图案印刷层、一凝胶层、一玻璃珠层以及一电镀层。图案印刷层是分布在透明膜层的前侧。凝胶层布是设在透明膜层的后侧。玻璃珠层均匀的布设在凝胶层后侧,且玻璃珠层部分结合在凝胶层内。电镀层覆盖在玻璃珠层的后侧,以供玻璃珠层折射之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电镀层后侧进一步设有一黏着层,通过黏着层的设置以结合在不同的物品上。且黏着层可为自黏式黏着层、水转印黏着层或热熔胶黏着层。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高彩反光层结构,将玻璃珠层与电镀层相邻设置,使光线透过电镀层折射后能直接透过玻璃珠层散射到外界,以令图案印刷层上的图案及颜色,能保持原本色彩且不失真,并使整体更为明亮,以提升使用效果,更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另外,玻璃珠层设置在内侧,所以能避免玻璃珠层表面的复数玻璃珠外露或脱落,更能长期使用且确保整体颜色鲜艳明亮。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反射材料结构的侧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彩反光层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彩反光层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以及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彩反光层结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示如下:
1-反光材料
11-玻璃珠层
12-铝镜面层
13-树脂层
14-底层
2-高彩反光层结构
21-透明膜层
22-图案印刷层
23-凝胶层
24-玻璃珠层
25-电镀层
26-黏着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育祯,未经石育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0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及具有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装置
- 下一篇:纳米气泡稳定化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