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容性设备漏电流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1247.2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2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国际平;张文瑞;吴明柱;王怀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国力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19/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9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漏电 测量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设备,具体说就是一种容性设备漏电流测量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变电设备检修均采用在设备停电基础上的预防性试验,检修前对设备是否有缺陷、隐患及其它健康状况缺乏了解,检修工作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同时增加了停电次数,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现有的预防性试验电压为10KV,不容易发现设备的缺陷,而在运行电压下对其进行监测,更容易反映设备绝缘的缺陷及隐患;国家电网公司已经颁发的《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规范开展状态检修工作意见》两个管理文件及《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等技术导则,因此当前国内变电设备的检修方式正处于用预知性的状态检修逐步取代原有的预防性停电定期检修阶段,实现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变电设备运行工况下测量设备绝缘漏电流的容性设备漏电流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高精度零磁通穿芯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和DSP单元组成的,高精度零磁通穿芯传感器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连接DSP单元。
本实用新型还有以下技术特征:
(1)所述的高精度零磁通穿芯传感器包括信号采集模块、补偿反馈模块、滤波放大模块和输出模块,信号采集模块连接补偿反馈模块、补偿反馈模块连接滤波放大模块,滤波放大模块连接输出模块。
(2)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包括信号放大模块、信号隔离模块、信号滤波模块和信号输出模块,信号放大模块连接信号隔离模块、信号隔离模块连接信号滤波模块,信号滤波模块连接信号输出模块。
(3)所述的DSP单元包括模拟量输入模块、AD采样模块、系数存储模块、中央处理器单模块、指示灯显示模块和通讯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连接AD采样模块,AD采样模块连接中央处理器单模块,中央处理器单模块分别连接系数存储模块、指示灯显示模块和通讯模块。
本实用新型容性设备漏电流测量装置,可以连续采集变电设备泄露电流和工况电压信号,连续测量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实现变电设备在线监测,可以在变电设备运行工况下测量设备的绝缘漏电流,准确测量出设备的绝缘漏电流。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泄漏电流信号取样接线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泄漏电流信号取样接线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程序流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DSP单元方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处理单元方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模拟通道处理单元原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容性设备漏电流测量装置,它是由高精度零磁通穿芯传感器(15)、信号处理单元(16)和DSP单元(17)组成的,其特征在于:高精度零磁通穿芯传感器(15)连接信号处理单元(16),信号处理单元(16)连接DSP单元(17)。
本实用新型还有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高精度零磁通穿芯传感器(15)包括信号采集模块(1)、补偿反馈模块(2)、滤波放大模块(3)和输出模块(4),信号采集模块(1)连接补偿反馈模块(2)、补偿反馈模块(2)连接滤波放大模块(3),滤波放大模块(3)连接输出模块(4)。
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16)包括信号放大模块(5)、信号隔离模块(6)、信号滤波模块(7)和信号输出模块(8),信号放大模块(5)连接信号隔离模块(6)、信号隔离模块(6)连接信号滤波模块(7),信号滤波模块(7)连接信号输出模块(8)。
所述的DSP单元(17)包括模拟量输入模块(9)、AD采样模块(10)、系数存储模块(11)、中央处理器单模块(12)、指示灯显示模块(13)和通讯模块(14),模拟量输入模块(9)连接AD采样模块(10),AD采样模块(10)连接中央处理器单模块(12),中央处理器单模块(12)分别连接系数存储模块(11)、指示灯显示模块(13)和通讯模块(14)。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还有以下结构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国力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国力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12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压式管件密封胶圈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万能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