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塑料挤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41868.0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4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纳川管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36 | 分类号: | B29C47/36;B29C47/3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8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塑料 挤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塑料挤出机。
背景技术
公知的,塑料挤出机一般由挤出螺杆、机筒、料斗、机头和口模组成,用于将固态的塑料塑化成均匀的熔体,并通过口模挤出特定形状的塑料熔体。
挤出螺杆与机筒配合设置,实现对塑料的粉碎、软化、熔融、塑化、均化,并将塑料熔体连续地输送给口模,因此,挤出螺杆是挤塑机的最主要部件,它直接关系到塑料挤塑机的应用范围和生产效率,一般的按挤出螺杆的数量多少挤出机可分为单螺杆挤出机和双螺杆挤出机,其中,单螺杆挤出机的挤出螺杆一般在有效长度上分为三段,按螺杆直径大小、螺距和螺深确定三段有效长度,沿塑料的输送方向依次为加料段、熔融段和均化段,加料段,要求塑料不能塑化,但要预热、受压挤实;熔融段,此时螺槽体积由大逐渐变小,并且温度要达到物料塑化程度,用于对塑料进行熔融挤压塑化;均化段,此处物料保持塑化温度,只是像计量泵那样准确、定量输送熔体物料,以供给机头,此时温度不能低于塑化温度,一般略高点,但上述结构的挤出螺杆,因其均化段为螺纹结构、增加了熔融塑料的推进力,而无法均匀地搅拌熔融塑料,即熔融塑料快速前行而无法得到充分地搅拌,这就造成了塑料塑化质量差、挤出量不稳定,且难以定量、定压输送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塑化质量好、挤出量稳定的塑料挤出机,可实现熔融塑料的定量、定压地高速挤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改进的塑料挤出机,包括机筒、配合设置于机筒中的挤出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螺杆前端同轴连接有一均化杆,所述均化杆外周面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搅拌单元,所述搅拌单元为沿所述均化杆径向延伸且圆周分布的若干搅拌体。
进一步的,所述均化杆的自由端同轴连接有直径大于所述均化杆的柱状体,所述柱状体外周面形成有若干沿轴向延伸并贯穿所述柱状体的凹槽。
所述凹槽等间距圆周分布于所述柱状体的外周面。
所述凹槽的横断面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均化杆的直径小于所述挤出螺杆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单元沿所述均化杆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体为杆状体。
进一步的,所述挤出螺杆沿输送方向依次分为进料段、熔融段,所述均化杆与所述熔融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挤出螺杆沿输送方向依次分为进料段、熔融段和均化段,所述均化杆与所述均化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挤出螺杆、所述均化杆和所述柱状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挤出机挤出螺杆的基础上增加一均化杆,该均化杆同轴连接在挤出螺杆的前端,可对熔融状态的塑料进行充分搅拌,圆周分别且径向延伸的搅拌体不仅可起到搅拌作用,还可对熔融状态的塑料形成阻力,从而增加搅拌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提高了塑料的均化效果,并使均化后的熔融塑料均匀稳定地输出;在均化杆的自由端同轴连接有一外周面具有凹槽的柱状体,该柱状体可进一步形成对熔融塑料的阻碍,提高搅拌时间,并进一步稳定熔融塑料的输出;本实用新型挤出螺杆可根据需要分为加料段、熔融段和均化段,或者加料段和熔融段,使用灵活多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改进的塑料挤出机,包括挤出螺杆1、机筒、料斗、机头和口模,以上为公知的现有技术,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挤出螺杆1部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挤出螺杆1配合设置于机筒中,其沿输送方向依次分为加料段12和熔融段11两部分,加料段12和熔融段11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在这里不再详细说明,熔融段11的自由端同轴连接有直径小于挤出螺杆1的均化杆2,均化杆2外周面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的若干搅拌单元21,搅拌单元21为沿均化杆径向延伸且圆周分布的若干杆状的搅拌体;均化杆2的自由端同轴连接有直径大于均化杆的柱状体3,柱状体3外周面形成有若干沿轴向延伸并贯穿柱状体的凹槽31,凹槽31等间距圆周分布于柱状体3的外周面且其横断面为圆弧形,具体的制作过程中挤出螺杆1、均化杆2和柱状体3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也可根据具体需要在均化杆与挤出螺杆的熔融段之间设置均化段,该均化段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挤出螺杆均化段的结构一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纳川管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纳川管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18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