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备导光与散射功能的导光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42117.0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8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时春;蒋汉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伟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国***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备 散射 功能 导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板,尤其是涉及一种嵌入式LED兼备导光与散射功能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导光板是一种将点光源转变为平面光源的重要光传导介质。若在导光板上制作嵌入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则LED点光源沿着导光板的光学网点向前传导传播,以获得发光均匀的平面光源。现有的导光板大部分是设计成大小迥异、距离有别、数量众多的凸网状微粒(或凹微孔),它将起着对光的散射和折射作用,把沿着平板传导光束散射、折射到平板表面,从而使整块光学导光板发出柔和、均匀的平面光,因此可显示液晶显示器(LCD)的诸多信息(文字、图像、符号、动画等)。
公告号为CN148565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面发光、用于液晶显示器(LCD)的导光板。导光板分别设有两个出光面,其一边设有一个扩散膜和一个液晶显示器(LCD)组成的,用于显示信息的LCD模块。其主要是在导光板中倾斜设置有多数个分离部,各个分离部倾斜之方向系由入光面与其中一出光面之相邻边向另一出光面远离入光面之一边延伸,而各分离部邻近入光面之分离面系呈朝入光面凸出之形态,俾使由入光面进入之光线能经分离面之反射与折射后分别朝导光板的一个斜面,即出光面折射、透射出来;也可以由导光板另一面,经过扩散膜将光线散射后,投射至上表面液晶显示模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备导光与散射功能的导光板。
本实用新型为板状结构,上表面为平面,在上表面上设有凸型或凹型微结构网点阵,下表面为曲面或弧面,在下表面上设有微细光学散射点阵。
所述凸型或凹型微结构网点阵可为聚碳酸酯(PC)凸型或凹型微结构网点阵或亚克力(PMMA)凸型或凹型微结构网点阵。
所述微细光学散射点阵,是从板状结构边缘向中央从渐疏到渐密分布。
所述板状结构的厚度可为1.0~12mm。
所述曲面最好是横截面为V形的曲面(俗称蝙蝠形翼平面),V形的曲面的夹角最好为165°~178°;所述弧面的曲率半径可为8~12cm,所述弧面的曲率半径最好为10cm,所述弧面以中心处到两侧边缘连线组成的夹角最好为165°~178°。
与现有的导光板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导光板的表面设有凸型或凹型微结构网点阵,因此可使导光板具有优良的光学透光和导光性能。特别是由于凸型或凹型微结构网点阵采用聚碳酸酯(PC)凸型或凹型微结构网点阵或亚克力(PMMA)凸型或凹型微结构网点阵,因此可利用此类高分子材料所具有的优良的光学透光和导光性能,使导光板具有更优良的光学透光和导光性能。另外,将导光板下表面设计为两个锐角直角三角柱拼接的有机组合体,并在下表面设有星罗棋布、密集的微细光学散射点,从导光板边缘向中央从疏到渐密分布。中心线位置是两个锐角三角柱交叉处。从宏观看,类似是一个带有雾状结构的散射薄层组成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除可用于LCD显示背光外,也可用于多形状、多图案美观大方的平面几何照明,装潢平面发光面板和装潢平面背景光源等的兼备导光与散射功能的导光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下表面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下表面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为板状结构,上表面1为平面,在上表面1上设有聚碳酸酯(PC)凸型微结构网点阵2,下表面3为曲面,所述曲面是横截面为V形的曲面(俗称蝙蝠形翼平面),横截面为V形的曲面的夹角为165°~178°;在下表面3上设有微细光学散射点阵4,所述微细光学散射点阵4是从板状结构边缘向中央从渐疏到渐密分布。
所述板状结构的厚度为1.0~12mm。
从图1和2的侧面可见,由两个锐角三角形组成的侧面,两个锐角相互紧邻排列着,锐角所对应的小直角边位于导光板两侧边缘处对称排列,而侧面的中心点即两个锐角交融汇处。侧视面两条直角三角形之斜边组成一个大角度的钝角(165°~178°)。
实施例2:参见图3和4,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在上表面5上设有亚克力(PMMA)凸型或凹型微结构网点阵6,下表面7为弧面。所述弧面的曲率半径为8~12cm,所述弧面的曲率半径最好为10cm,所述弧面以中心处到两侧边缘连线组成的夹角为165°~178°。在下表面7上设有微细光学散射点阵8,所述微细光学散射点阵8是从板状结构边缘向中央从渐疏到渐密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伟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伟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2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火焰成像装置
- 下一篇:形成有机颜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