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用菌种植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2659.8 | 申请日: | 2010-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4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彭泽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兆旺蕈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种植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种植食用菌的食用菌种植容器。
背景技术
食用菌产业发展至今,产业模式均以菌棒或菌床栽培采收后上市。这种模式使得食用菌采收后到消费者手里需要一定的时间,影响了产品的新鲜度。为了保证食用菌的新鲜度,最好的方式是采用家庭栽培的方式,但是现代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无法使用菌棒或菌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在家庭种植食用菌的食用菌种植容器,以使得消费者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新鲜的食用菌,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食用菌种植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容器为一具有内部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有连通内部空腔的出菇孔。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食用菌和各种菇类生物学特性,所述容器采用陶瓷或塑料或木材或竹子或玻璃制作。
为了实现不仅能种植使用菌,而且能够起到美化家庭环境的作用,所述容器设计成盆景形状。
所述盆景形状为椴木形状或树桩形状或者假山形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种植容器在使用时,将袋装培养基装入椴木状或其它形状的食用菌种植容器中(该袋装培养基已经过高温常压灭菌,在降温后接入有各类所要的菌种,再经过发菌培养等生理成熟)。在相对出菇孔位置的培养基袋上开出与出菇口同样大小的口子,并给予出菇条件;这样,最终食用菌就会从出菇孔中生长出来。因此,有了该食用菌种植容器,就可以利用该容器实现在家庭种植食用菌,便于消费者在第一时间获得新鲜的食用菌。食用菌采收以后,袋装培养基可以取出作废弃物处理。容器可再行装入新的袋装培养基继续使用。这种容器结构简单、实施容易,利于食用菌家庭种植这种新的产业模式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1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种植容器,为一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100,在壳体100的表面开有多个出菇孔200。
根据食用菌和各种菇类生物学特性,在具体实施时,壳体可以采用陶瓷或塑料、木材或竹子或玻璃等材料制作。
为了在种植食用菌的同时,还起到美化家庭室内环境的作用,壳体100可以设计成相应的盆景形状,如椴木现状、树桩形状、假山形状等。
以上就是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种植容器,使用时,将袋装培养基装入椴木状或其它形状的食用菌种植容器中(该袋装培养基经过高温常压灭菌,降温后接入有各类所要的菌种,再经过发菌培养等生理成熟)。在出菇孔200位置给培养基袋开口,并给予出菇条件;这样,最终食用菌就会从出菇孔中生长出来。
通过上述详细描述,可以看出,有了该食用菌种植容器,就可以利用该容器实现在家庭种植食用菌,便于消费者在第一时间获得新鲜的食用菌,容器还可以反复使用。这种容器结构简单、实施容易,利于食用菌家庭种植这种新的产业模式的推广应用。
以上就是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种植容器,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兆旺蕈菌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兆旺蕈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26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参白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