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丙烯共聚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42790.4 | 申请日: | 201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9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张万尧;张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国家干燥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兰州瑞德干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10/06 | 分类号: | C08F110/06;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马正良 |
地址: | 73006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共聚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共聚反应器(R401),是环管反应工艺聚丙烯生产装置中的重要单元设备。
现有技术
现有与共聚反应器多为搅拌设备和聚丙烯D502流化床干燥器及聚丙烯流化床干燥器分布板。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聚丙烯的制备工艺及其反应装置”(专利号:ZL 200610038694),其主要特点是在聚合釜内进行丙烯均聚反应一段时间后,经设置的聚合釜的外循环系统向聚合釜内通入乙烯气体进行共聚反应,外循环系统由蒸汽换热器、循环风机和相应的管道闸阀构成,通过增加共聚反应,使反应得到的聚丙烯的低温脆性有了很大改善,缺口或无缺口冲击强度有了明显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聚丙烯共聚反应器(R401)是立式圆筒形结构,主要由反应器和分布板组成,反应器顶部设有气体出口,圆筒的脖颈处设有液位平衡口,筒底设有气体进口、排放口、聚合物底部出口,筒体上设有循环气口、杀死剂入口、聚合物入口、聚合物循环口、单体入口,中下部位设有测温口I、测温口II、测温口III及液位变送器口I和液位变送器口II,上下部设有人孔I、人孔II,其特征是:
a.分布板分分布板I、分布板II、分布板III、分布板IV,并与外支撑环、内支撑环、中间支撑环分别连接,设在筒体的底部
b.圆筒内置有一转动搅拌器,其顶部设置电机和减速器,搅拌轴I和搅拌轴II通过联轴器I、联轴器II连接,在搅拌轴I和搅拌轴II上,轴上均匀分布搅拌桨I、搅拌桨III、搅拌桨IV、搅拌桨V,底部为搅拌桨II,搅拌桨III与搅拌桨IV间有滑动轴承架,搅拌器与反应器壳体通过顶部支架连接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共聚反应器内搅拌器和新型侧向孔板型分布板,在搅拌器和侧向孔板型分布板作用下,使聚合物粉末在共聚反应器内反应均衡,并具有方向性,能保证共聚反应时需要的气流速度。从而增加了物料在容器内的停留时间,确保了反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聚丙烯共聚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体出口 2-液位平衡口 3-反应器 4-循环气口 5-耳式支座 6-测温口I 7-液位变送器口I 8-杀死剂入口 9-液位变送器口II10-气体进口 11-排放口 12-聚合物底部出口 13-分布板 14-测温口II 15-人孔I 16-测温口III 17-铭牌 18-聚合物入口 19-聚合物循环口 20-单体入口 21-人孔II 22-搅拌器 23-顶部支架
图2为搅拌轴结构图。
图中:24-电机 25-联轴器I 26-搅拌桨I 27-联轴器II28-滑动轴承架 29-搅拌桨II 30-搅拌轴I 31-搅拌桨III32-搅拌桨IV 33-搅拌桨V 34-搅拌轴II 35-减速机
图3为分布板俯视。
图中:36-分布板I 37-分布板II 38-分布板III 39-分布板IV 40-外支撑环 41-内支撑环 42-中间支撑环
图4为分布板气孔结构图。
图5为图4分布板单件展开图,其中:a为分布板I,b分布板II,c分布板III,d分布板IV。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聚丙烯共聚反应器(R401),反应器3为立式圆筒形结构,主要由反应器壳体和分布板13组成,分布板13分分布板I 36、分布板II 37、分布板III 38、分布板IV 39,并与外支撑环40、内支撑环41、中间支撑环42分别连接,设在筒体的底部;反应器壳体3顶部设有气体出口1,圆筒的脖颈处设有液位平衡口2,筒底设有气体进口10、排放口11、聚合物底部出口12,筒体上设有循环气口4、杀死剂入口8、聚合物入口18、聚合物循环口19、单体入口20,筒体表面有耳式支座5和铭牌17;圆筒内置有一搅拌器22,顶部设置电机24和减速器35,搅拌轴I 30和搅拌轴II 34通过联轴器I 25、联轴器II27连接,在搅拌轴I 30和搅拌轴II 34上,轴上均匀分布搅拌桨I26、搅拌桨III 31、搅拌桨IV 32、搅拌桨V 33,底部为搅拌桨II 29,搅拌桨III 31与搅拌桨IV 32间有滑动轴承架28,搅拌器22与反应器壳体通过顶部支架23连接定位。启动搅拌器22,旋转搅拌桨使共聚物在反应器3内反应均衡,且不存在死区,
物料经聚合物入口18及聚合物循环口19进入反应器3,气体从底部的气体进口10进入反应器,通过分布板13吹出,使聚合物形成流化状态。气体从循环气口4被冷却、升压后,回到反应器底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由杀死剂入口8及单体入口20分别进入反应器与聚合物混合。反应器3中下部位设有测温口I 6、测温口II 14、测温口III16及液位变送器口I 7、液位变送器口II 9,上下部设有人孔I 15、人孔II 21,随时监测聚合物反映过程中的状态参数;聚合物满足工艺要求后,气体粉尘及聚合物分别由顶部气体出口及底部的聚合物出口12进入下一段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国家干燥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兰州瑞德干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国家干燥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兰州瑞德干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27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