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等温模压版辊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43422.1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9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三简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9/02 | 分类号: | B41F19/02;B41F13/22;B44B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余炳和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温 模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息压印机用模压版辊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不等温的模压版辊。
背景技术
全息模压机是一种对薄膜材料进行加工,使其具有全息视觉效果的机器。现时已经出现具有双模压工位的全息模压机,其上设有两个版辊,用于依次进行第一次模压和第二次模压。其工作原理是:第一版辊可在薄膜材料上产生间断的全息图案;第二版辊也可在薄膜材料上产生间断的全息图案,双模压工位全息模压机将第二次模压产生的全息图案模压在第一次模压所产生全息图像的空白处,使得经过两次模压后的薄膜材料呈现连续的、没有版缝痕迹的全息图案。
现有的上述机器的第一版辊和第二版辊的版辊结构如图1、图2所示。其包括左塞头、右塞头、版辊管壁和全息版。管壁开有小孔的热油管通过右塞头伸入版辊管壁的内腔,向版辊管壁的内腔注入热油,热油从热油管与右塞头之间的间隙通过右塞头连接器回流至热油箱,形成了对版辊整体的加热循环。在版辊管壁上开有呈长孔状的冷油腔,将冷油腔沿版辊管壁的纵向,设置在靠近全息版版缝的位置,向冷油腔中伸入管壁开有小孔的冷油管,冷油从冷油管的小孔注满冷油腔,从冷油管与冷油腔之间的间隙经过左塞头里的油道和左塞头连接器回流至冷油箱,形成了对版辊局部的冷却循环。版辊上温度较高的部位可在薄膜材料上模压出全息图案;温度较低的部位不会在薄膜材料上模压出全息图案,于是这样的版辊可使得全息图案间断地出现。
但是,上述结构的版辊在实际生产中,仍有不足之处:第二次模压产生的全息图案与第一次模压产生的全息图案之间有部分区域是重叠在一起的(这是由于全息图案的层次与模压温度有关,薄膜材料模压时经历从冷变热再变冷的过程,相应地其上产生的全息图案会从浅变深再变浅,形成层次过渡区,为使最后的全息图案连续,需要将前后两次模压产生的全息图案的层次过渡区重叠起来),上述结构的版辊的温度过渡较快,使得全息图案的层次过渡区较窄,在进行第二次模压时很容易导致重叠过度或重叠不足,令最后获得薄膜材料上产生明显的“亮带”或“透明带”,影响产品质量。另外,上述结构的版辊热油用油量大,间接导致全息模压机整机功耗大,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油用量少,结构合理,模压效果好的版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不等温模压版辊,包括左塞头、右塞头和版辊管壁,在版辊管壁内设有热液通道和冷液通道;所述热液通道和冷液通道分别设置在版辊管壁同一直径线的相对两端;所述热液通道通过热液接驳通道连通至热液源;所述冷液通道通过冷液接驳通道连通至冷液源。
热液通道连通至热液源,流经热液通道的热液可对热液通道附近的版辊管壁进行加热和保温,使该处所对应的版辊管壁的外表面可以模压出全息图案。冷液通道连通至冷液源,流经冷液通道的冷液可对冷液通道附近的版辊管壁进行冷却和保温,使该处所对应的版辊管壁的外表面不能模压出全息图案。本实用新型将热量供应至靠近版辊管壁外表面的位置,大大减少了热油的用量,降低了整机的能耗。
以上所述的热液可以是导热油,而冷液则可以是水或冷却油。
为增加全息图案层次过渡区的宽度,以上所述的热液通道,可以由第一进液通道、第一回液通道、第二进液通道和第二回液通道构成;第一进液通道、第一回液通道、第二进液通、第二回液通道沿版辊管壁的纵向平行地设置在版辊管壁内;第一进液通道和第一回液通道连通,第二进液通道和第二回液通道连通;第一进液通道与第二进液通道互相靠近,第一回液通道与第二回液通道互相远离。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一步地增加全息图案层次过渡区的宽度,采用以下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回液通道由1条以上的分支通道构成;所述第二回液通道也由1条以上的分支通道构成;属于第一回液通道的分支通道与属于第二回液通道的分支通道互相远离。
本实用新型的热液通道也可以采用1条进液通道的方式:热液通道由中央进液通道以及设置在中央进液通道两侧的旁侧回液通道构成,所述中央进液通道和旁侧回液通道沿版辊管壁的纵向平行地设置在版辊管壁内,两者互相连通。
对于冷液通道,其可采用与热液通道相同的结构形式。但是,由于版辊管壁上没有热液通道的位置在自然风冷的情况下温度就会降下来,于是一般情况下冷液通道的规模无需太大,可以仅是一个长孔通道,一端为冷液进口,另一端为冷液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三简包装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区三简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34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