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电容器可听噪声测量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3951.1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4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黄莹;李志远;黎小林;魏浩征;黄国兴;朱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9/26 | 分类号: | G01R29/2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51062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电容器 可听 噪声 测量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噪声测量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电容器可听噪声测量电路。
背景技术
电力电容器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由于电力电容器的使用数量众多,而成为直流换流站内的最主要的可听噪声(以下称噪声)辐射设备。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设备的噪声辐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对电力电容器辐射噪声的测量方法在国内外都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电力电容器的噪声值不具有可比性。在2002年4月的国际大电网会议上虽然给出了由电力电容器内部电场力激励下外壳表面的振动速度来计算噪声声压级的方法[1],由于没有确定最为关键的振动-噪声辐射效率值,使得用此法计算出的声压级与实际的测量值差距较大,也不能作为电容器噪声的标称值。
实际上在高压直流换流站的建设中,各建设部门在采购电力电容器时,采用的噪声测量方法和噪声要求都是采用电容器附近噪声声压级指标,但对测量声压级的距离、测量条件和测量环境等都没有提出相应的要求。事实上,电容器的安装方式、测量点的距离、测量的仪器、以及测量的环境等都会影响电容器噪声声压级的测量结果。这些要求在GB/T3767中都已明确提出。
在噪声测量中,除了对电力电容器施加的工频(50Hz)载荷大小会影响电容器噪声外,电路中的谐频载荷(谐频频率以及谐频电流的大小)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电容器噪声的辐射量。如图2所示,某些谐频载荷引起的噪声甚至比工频载荷引起的噪声更大。另外,电力电容器的各个噪声辐射面辐射出的噪声强度都不尽相同,即电力电容器辐射的噪声还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在目前的电容器噪声测量中,都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
可见,对电力电容器的噪声进行测量,不能采用简单的方法。否则,会极大增加电力电容器噪声噪声测量操作的随意性,使得测量结果丧失可比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电容器可听噪声测量电路,用来减少电力电容器噪声噪声测量操作的随意性,使得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并形成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科学、合理的电力电容器噪声测量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力电容器可听噪声测量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电力电容器,作为被测电力电容器,在所述的消声测试区域外设置三个与所述被测电力电容器的规格、型号和技术参数均相同的电力电容器,作为陪测电力电容器;通过导线将一个被测电力电容器和三个陪测电力电容器连接起来,相邻二个电力电容器之间的连线上分别设有一个节点,分别记为A、B、C、D,其中节点B、D分别位于所述消被测电力电容器的两端,且节点A与C相对,节点B与D相对,从节点A与C引出的导线之间连接一个可调电抗器后分别加载在外置的高压交流电源的正负极上,从节点B与D引出的导线之间也连接一个可调电抗器后分别加载在外置的谐频电源的两端,整个搭接电路就形成了一个桥式电力电容器加载电路;在所述被测电力电容器的周围还分别设置有数个噪声传感器,即设置有数个不同的测量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减少了电力电容器噪声噪声测量操作的随意性,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具有可比性,并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科学、合理的电力电容器噪声测量电路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电力电容器可听噪声测量电路,包括一个电力电容器,作为被测电力电容器,在所述的消声测试区域外设置三个与所述被测电力电容器的规格、型号和技术参数均相同的电力电容器,作为陪测电力电容器;通过导线将一个被测电力电容器和三个陪测电力电容器连接起来,相邻二个电力电容器之间的连线上分别设有一个节点,分别记为A、B、C、D,其中节点B、D分别位于所述消被测电力电容器的两端,且节点A与C相对,节点B与D相对,从节点A与C引出的导线之间连接一个可调电抗器后分别加载在外置的高压交流电源的正负极上,从节点B与D引出的导线之间也连接一个可调电抗器后分别加载在外置的谐频电源的两端,整个搭接电路就形成了一个桥式电力电容器加载电路;在所述被测电力电容器的周围还分别设置有数个噪声传感器,即设置有数个不同的测量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39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应式带电显和短路接地故障综合指示仪
- 下一篇:防爆型避雷器在线监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