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洗茶杯的茶盘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4006.3 | 申请日: | 201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3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榜 |
主分类号: | A47G23/06 | 分类号: | A47G23/0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孟庆茹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清洗 茶杯 茶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品茶工具,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便于清洗茶杯的茶盘。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瑰宝,如今茶文化更是风靡全世界。这不仅仅是因为喝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更因为品茶本身就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各种茶泡制方法各有特色,特别是功夫茶的泡制方法更有讲究。
首先,品茶因茶叶的种类不同而异,泡绿茶首选玻璃器皿,喝花茶以细瓷盖杯为优,品乌龙茶则以宜兴紫砂为上。
其次,人们一般选用“盖碗式”泡法,其泡茶工序就有八道之多,一、用茶夹取适量茶叶(一般一泡茶7克)放置于盖碗中,用沸水冲泡;二、用盖碗盖子刮去泡沫;三、快速将茶冲倒于公道杯中,该公道杯上放置过滤器,可滤去碎茶叶,由于这第一道茶水主要是洗茶,并不饮用,故而快冲快出为好; 四、用公道杯中的第一道茶水冲洗过滤器和品茗杯;五、洗好品茗杯后,再用沸水冲泡第二道茶水,盖上盖碗盖子;六、第二道茶水通常浸泡15秒即可出水,将茶水倒于公道杯中,此过程可根据各人喜好稍做调整,觉得淡了就延长一点,觉得浓了就缩短一点;七、将公道杯中的茶水倒于品茗杯中品饮;八、细细品味茶叶的韵味之后,揭开盖碗冲泡下一道茶水。
最后,品茶结束后,将品茶工具清洗干净,整齐摆好,以备下次品茶使用。
目前使用的茶盘上没有专门设置地方用于品茶前杯子的清洗,因此,品茶前,需要额外准备碗或盆,用于清洗茶盘,在清洗杯子的过程中,由于碗或者盆的搬动,容易引起碰撞,将碗或盆内的杯子打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清洗茶杯的茶盘,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茶盘没有自带清洗茶杯的清洗槽,需要额外准备清洗茶杯的碗或盆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清洗茶杯的茶盘,包括茶盘本体,所述茶盘本体上连接一用于清洗茶杯的清洗槽。
所述清洗槽与茶盘本体一体成型。
所述清洗槽底部设有一排水口,所述的排水口上设有与排水口相适配的塞子。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写可知,和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茶盘本体上设有清洗茶杯的清洗槽,因此,品茶前,可直接将杯子置于清洗槽内清洗即可,免去了额外准备清洗杯子所用的碗盆的麻烦,同时,清洗槽与茶盘本体一体成型,因此,在清洗茶杯的过程中,也不会将清洗槽翻倒,同时由于清洗槽底部设有一排水口,因此,清洗完杯子后,可将废水由排水口直接排出,既方便又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于清洗茶杯的茶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清洗茶杯的茶盘,包括茶盘本体1,所述茶盘本体1上连接一清洗茶杯2的清洗槽3。清洗槽3底部设有一排水口4,所述的排水口4上设有与排水口4相适配的塞子5,清洗槽3与茶盘本体1一体成型。
上述一种便于清洗茶杯的茶盘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使用者在品茶前,先将清洗槽3底部的排水口4用塞子5塞紧,往清洗槽3内装入开水,即可清洗茶杯2,由于清洗槽3与茶盘本体1一体成型,固定于茶盘上,因此,在清洗茶杯2的过程中就不易将清洗槽3打翻,同时,清洗槽3底部设有一排水口4,清洗茶杯2结束后,可将废水从排水口4排出,更方便实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榜,未经陈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40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