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密封组合进行改进的托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4419.1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5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蒋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9 | 分类号: | B65G39/09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70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组合 进行 改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对密封组合进行改进的托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带式输送机作为连续运输设备,由于其具有效率高、能耗小、运营费低、安全可靠等优点,因此在国内、外得到迅速的发展,并且现已日趋成熟和完善。
托辊装置是带式输送机的主要部件,它主要用于支撑输送带和物料重量,并通过调整不同输送带的变形量,以达到物料能够平稳的输送的功效。请参考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输送机的托辊装置的示意图,由图可见,密封组合是托辊装置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托辊旋转时,阻止灰尘、水等污染物进入托辊装置内部,以确保托辊装置的正常运行。
托辊在旋转时,由于轴承座与密封组合之间间隙大且不易控制,致使密封组合容易沾上灰尘、水等污染物并不容易清除,导致托辊装置的故障率增加;同时,密封组合中的润滑脂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而现行托辊装置的密封组合的内、外密封环不能对“涨”出来的润滑脂进行收集、“缩”进去的润滑脂进行补偿,致使润滑脂的流失得快且多,而密封组合中的润滑脂越少,密封组合的密封效果就越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对密封组合进行改进的托辊装置,具有阻滞润滑脂流失并阻挡污染物侵入托辊装置的功效,从而延长托辊装置的密封周期、降低托辊装置的故障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密封组合进行改进的托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润滑脂流失过快以及污染物侵入托辊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对密封组合进行改进的托辊装置,其包括托辊轴、轴承、轴承座以及密封组合,托辊轴两端分别套设有轴承座,还包括一外盖,外盖套设于托辊轴上,并与轴承座形成一封闭容置空间,轴承和密封组合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密封组合包括外密封环、内密封环以及润滑脂,内密封环套设于外密封环上,外密封环与内密封环相互嵌套,嵌套处填设有润滑脂,外密封环套设于托辊轴上,外密封环的外圈表面设有至少一条外凹槽,轴承座套设于内密封环上,内密封环的内圈表面设有至少一条内凹槽。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托辊装置,外凹槽沿外密封环的外圈径向依次排列。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托辊装置,内凹槽沿内密封环的内圈径向依次排列。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托辊装置,轴承座包括形成容置空间的一凹部和外圈单元,凹部和外圈单元连接为一体。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托辊装置,外盖包括一圆环单元以及圆筒单元,圆筒单元一端与圆环单元外沿连接为一体,圆环单元与外圈单元平齐,圆筒单元套设于凹部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对密封组合进行改进的托辊装置所采用的密封组合,在托辊装置旋转时,该密封组合的外凹槽和内凹槽收集由于温度升高而膨胀出的润滑脂,防止油脂的流失;在托辊装置停止旋转时,将凹槽中的润滑脂补偿给由于温度的降低而收缩的润滑脂。该装置所采用的外盖,与轴承座以及轴承之间形成一封闭容置空间,使得设置于该封闭容置空间中的密封组合以及轴承不易被污染物干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辊装置具有对密封组合中热胀冷缩的润滑脂进行收集和补偿的功效,并且能有效地阻挡污染物侵入其中,从而延长托辊装置的密封周期、降低托辊装置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托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托辊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托辊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托辊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II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是提供一种对密封组合进行改进的托辊装置,其采用的密封组合在托辊装置旋转时,对密封组合中热胀冷缩的润滑脂进行收集和补偿的功效,并且能有效地阻挡污染物侵入托辊装置,从而达到延长托辊装置的密封周期、降低托辊装置的故障率的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2,其为托辊装置的实施例一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托辊装置,其包括托辊轴4、轴承2、轴承座3、密封组合1以及托辊体,托辊轴4两端分别套设有轴承座3,轴承2套设于托辊轴4上,并设置于轴承座3内,托辊体套设于轴承座3外,托辊体两端设有台阶与轴承座3径向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大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44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化立体布置种子加工设备
- 下一篇:小型耕种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