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盘机芯激光头驱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5171.0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8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田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京涛 |
主分类号: | G11B7/085 | 分类号: | G11B7/0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盘 机芯 激光头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D,DVD播放机机芯的一种光盘机芯激光头驱动机构,尤其涉及车载CD,DVD播放机机芯的光盘机芯激光头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机芯激光头驱动机构是使激光头按指令读取光盘信息的移动机构,现有车载CD机芯结构及工艺较为复杂(如图1所示)。马达4通电后带动齿轮5转动,齿轮5带动齿轮6转动,齿轮6带动齿轮7转动,齿轮7带动螺杆3转动,螺杆3带动弹片2移动,弹片2与激光头1固定,从而带动激光头1移动。现有产品的基座8为铁塑结合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诸多问题进行了改进,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盘机芯激光头驱动机构,该种的产品在结构及工艺方面都做了较大简化,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
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光盘机芯激光头驱动机构,其包括位于基座上的传动马达、塑料蜗杆、传动齿轮组、塑料齿条、弹簧和弹片,
所述塑料蜗杆紧固在所述传动马达转动轴上;
所述塑料蜗杆齿纹与所述传动齿轮组的齿轮齿合;
所述传动齿轮组与所述塑料齿条齿合;
激光头固定在所述塑料齿条;传动马达通电后带动塑料蜗杆转动,塑料蜗杆带传动齿轮组,传动齿轮组带动塑料齿条移动,塑料齿条带动激光头移动。
所述弹簧为所述塑料齿条与所述齿轮组齿合提供推力;弹簧的作用是,当激光头移动到最外端时,传动齿轮组与塑料齿条产生打滑,这样激光头就不会卡死,而弹簧的推力可以使激光头反向移动时传动齿轮组与塑料齿条重新咬合。
所述弹片将所述塑料齿条压向所述传动齿轮组。弹片的作用是,弹片的A部为塑料齿条提供一个压力,使塑料齿条摆动,靠紧传动齿轮组,从而消除了因为塑料齿条与传动齿轮组配合间隙造成的激光头不必要的移动。
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塑料蜗杆齿纹齿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齿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塑料齿条齿合。
所述基座为铁板冲制成型,省去了注塑成本。
螺杆3为金属车削制成,而塑料齿条12为塑料模具注塑成型,大大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及工艺方面都做了较大简化,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光盘机芯激光头驱动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应该指出的是,所列举的实施例不应理解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盘机芯激光头驱动机构,一种光盘机芯激光头驱动机构,其包括位于基座上的马达16、塑料蜗杆15、传动齿轮组、塑料齿条12、弹簧10和弹片11,
所述塑料蜗杆15紧固在所述马达16转动轴上;
所述塑料蜗杆15齿纹与所述传动齿轮组的齿轮齿合;
所述传动齿轮组与所述塑料齿条12齿合;
激光头固定在所述塑料齿条。
马达16通电后带动塑料蜗杆15转动,塑料蜗杆15带动齿轮14转动,齿轮14带动齿轮13转动,齿轮13带动塑料齿条12移动,塑料齿条12带动激光头1移动。
弹簧10的作用是,当激光头1移动到最外端时,齿轮13与塑料齿条12产生打滑,这样激光头1就不会卡死,而弹簧10的推力可以使激光头1反向移动时齿轮13与塑料齿条12重新咬合。
弹片11的作用是,弹片11的A部为塑料齿条12提供一个压力,使塑料齿条12摆动,靠紧齿轮13,从而消除了因为塑料齿条12与齿轮13配合间隙造成的激光头1不必要的移动。
改进后产品的基座9为铁板冲制成型,省去了注塑成本。
螺杆3为金属车削制成,而塑料齿条12为塑料模具注塑成型,大大降低了成本。
显然,上述内容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在相应的技术领域做出的变化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京涛,未经田京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51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