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锂电池螺纹极柱止转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46540.8 | 申请日: | 2010-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3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林 |
主分类号: | H01M2/32 | 分类号: | H01M2/32;H01M2/04;H01M2/08 |
代理公司: | 温州新瓯专利事务所 33210 | 代理人: | 黄捷 |
地址: | 215332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锂电池 螺纹 极柱止转 结构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锂电池的螺纹极柱连接结构,特别是防止转动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一般动力锂电池的螺纹极柱都是铆合固定在电池盖板上,铆合处同时夹有绝缘密封垫相分隔绝缘。由于螺纹极柱在使用接线中均可能被扭动,通常铆合连接的扭转稳固性不可靠,螺纹极柱有可能连同绝缘密封垫被转动,造成连接处密封泄漏,使电池液外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即使增加铆合力,其防转性能也设有明显提高,还可能使铆合处绝缘密封垫变形。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螺纹极柱被扭动的动力锂电池螺纹极柱止转结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下端铆合固定在电池盖板上的螺纹极柱,在螺纹极柱和电池盖板之间设有绝缘密封垫相分隔,绝缘密封垫的上端面还压有压圈,在电池盖板上、和绝缘密封垫接触的端面处设有凹槽,绝缘密封垫则对应设有凸起置于凹槽中配合,压圈和绝缘密封垫的接触端面处则设有连续的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密封垫和电池盖板表面之间有凹凸挡位配合,同时压圈和绝缘密封垫之间也有防滑纹摩擦,防转结构合理,在螺纹极柱受到扭转力时也不会被转动,防止密封泄漏,使用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压圈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4是图1中电池盖板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另一形式图。
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螺纹极柱1下端铆合固定在电池盖板2上,在螺纹极柱1和电池盖板2之间设有绝缘密封垫3相分隔,绝缘密封垫3的上端面还压有压圈4。在电池盖板2上、和绝缘密封垫3接触的端面处设有凹槽5,绝缘密封垫3则对应设有凸起6置于凹槽5中配合,压圈4和绝缘密封垫3的接触端面处则设有连续的防滑纹7。凹槽5可以设在电池盖板2的上端面,根据止转性能需要也可上、下端面均设置。而且,还可如图5所示,电池盖板2的凹槽5采用齿纹凹槽,这样止转性能更强。
本实施例在和螺纹极柱1铆合端接触处的压圈4端面上,绕着内孔边缘处还设有若干个凹口8,构成铆合挤压连接点。这样在装配铆合时,螺纹极柱1的铆合处有部分被挤压进入压圈4的凹口8中,使压圈4和螺纹极柱1互相咬合,结构更加合理,止转稳固性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林,未经王文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6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杆型接地操作杆
- 下一篇:电池端子的导线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