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坯加热炉炉门重力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6910.8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8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杰;李立强;石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炉 炉门 重力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坯加热炉,尤其涉及一种板坯加热炉炉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板坯加热炉的炉门一般根据加热钢坯得宽度设计分为单扇和双扇炉门,由于在炉门处温度超过1000度,所以,在炉门下降后,再采用机械式密封,如在门柱两侧采用气缸连杆机构压紧或者在炉门顶部采用沙封结构。表现突出的问题是,1)炉门在下降过程中会摆动,来回撞击炉门框,加剧了炉门框处的耐材损坏,降低了使用周期,目前解决此种问题的一般做法是增加炉门总量来减少摆动幅度,同时增大炉门与炉门框之间的间隙,但是这样,会造成提升系统功率增加,炉内热气大量外散,浪费能源。同时,使炉门附近温度持续高温,降低附近钢结构的强度和使用寿命。2)炉门在关闭状态由于没有定位,受炉内压力影响,来回摆动,反过来又造成炉内压力波动,影响生产控制,3)由于炉门间隙大,大量外溢的高热气流使上部吊挂提升系统长期受到烘烤,影响正常的运行,同时也会使靠近炉门处的炉顶结构变形,严重的有烧穿炉顶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板坯加热炉炉门重力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靠重力使炉门在下降和关闭状态时不摆动、密封良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板坯加热炉炉门重力定位装置,所述加热炉的炉门位于一个框架内,并设有一个起吊杆,在炉门起吊杆或者炉门上部框架上固定有支撑杆,在炉顶上部固定有异型滑轨,该异型滑轨前后定位、表面中部高度有一凸起使炉门向外偏离。
所述的板坯加热炉炉门重力定位装置,所述炉门起吊杆或者炉门上部框架上根据炉门的宽度固定有活动挂钩组,在炉顶上部固定相互配合的固定挂钩 组。
本实用新型的异型滑轨表面高度不一致,滑轨的前后定位,高的表面恰好使炉门向外偏离一定距离,即炉门的重心向外偏离吊点的垂直中心线,炉门下降过程中,在炉门重力作用下,炉门会紧贴滑轨表面向下滑动,不会发生摆动,当接近关闭状态时,滑轨表面高度减小,使得炉门又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内贴近炉门框。这样,炉门与炉门框的间隙就能够做到可控,也可以做到炉门关闭后紧贴炉门框而不会影响炉门的提升和下降;其次,在炉门起吊杆或者炉门上部框架上固定一活动挂钩组,在炉顶上部固定一固定挂钩组,组成相互配合的挂钩组,当炉门下降到一定位置,沿导轨向内贴近时,活动挂钩的钩头正好落入固定挂钩的轨槽内,这样炉门就在滑轨和钩组的共同作用下,将炉门定位既不发生摆动,又与炉门框相贴合,当炉内压力作用在炉门内表面时,炉门仍然能够密封良好。通过上述措施,基本消除了炉门在提升和下降时的摆动,降低了炉门自重,很好的保护了炉门本体,延长了炉门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炉门的密封性能,大大降低了炉内高温烟气的外泄量,节约了能源,也减少了炉门对炉压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异型导轨示意图;
图2为所述挂钩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炉门起吊杆或者炉门提升管梁上固定一支撑杆1,在炉顶上部固定若干排异型滑轨2。异型滑轨表面高度不一致,滑轨2的前后定位,高的表面恰好使炉门3向外偏离一定距离,即炉门的重心向外偏离吊点的垂直中心线,炉门3下降过程中,在炉门3重力作用下,炉门3会紧贴滑轨2表面向下滑动,不会发生摆动,当接近关闭状态时,滑轨表面高度减小,使得炉门又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内贴近炉门框。这样,炉门与炉门框的间隙就能够做到可控,也可以做到炉门关闭后紧贴炉门框而不会影响炉门的提升和下降。
在炉门起吊杆或者炉门提升管梁上固定一活动挂钩5,在炉顶上部固定一固定挂钩4,组成一对相互配合的挂钩组,根据炉门3的宽度布置若干组这样的挂钩。当炉门3下降到一定位置,沿滑轨2向内贴近时,活动挂钩5的钩头正好落入固定 挂钩4的轨槽内,这样炉门就在滑轨2和钩组的共同作用下,将炉门3定位既不发生摆动,又与炉门框相贴合,当炉内压力作用在炉门内表面时,炉门3仍然能够密封良好,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69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