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门吸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8193.2 | 申请日: | 201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7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宋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航 |
主分类号: | E05C17/56 | 分类号: | E05C17/56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高军宝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外***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门的定位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门吸。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人们为将打开后的门固定在某一位置,普遍采用门吸装置。上述门吸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插接式结构,即在门的背面固定一个插街头,在门后的墙体或地面上固定一个与上述插街头相配的插座;另一种是利用磁吸式结构,其主要由铁片和磁性体组成,其设置的位置与插接式结构的相同。上述门吸装置的主要缺陷是其插座或磁性体的设置必须突出于墙体或地面,以方便与门背面的插街头或铁片结合,这不但占用了空间,不能再放置其他的物品,另外在门处于关闭状态或需要清理墙面或地面时,上述插座或磁性体会妨碍人的行走和清理装置的操作,且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方便人们清理地面或墙面的新型门吸。
其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门吸,包括铁片和磁性体,上述铁片设置在门体的下端面上,上述磁性体相应的设置在门体处于固定位置时铁片的下方,上述磁性体主要由壳体和竖直放置在壳体内腔的磁块组成,上述壳体的上平面略突出于地面。采用该结构的新型门吸,其磁性体可设在上述磁性体相应的设置在门体处于固定位置时铁片的下方地面中,在门体开起到相应位置时,磁性体中的磁块便可与上述铁片吸合,实现门体的定位,另外由于磁性体设置在地下,几乎不占用空间且不妨碍清理装置的操作。
上述磁块可呈上小下大的阶梯柱形,且可在壳体内上下滑动,上述壳体内在壁上设有卡住磁块肩部防止磁块从壳体上端脱出的凸台。这样,当门体在转动到磁性体上方时,在磁吸力的作用下,磁块便可向上滑动至突出于地面,与铁片充分贴合,保证定位的牢固,而壳体内的凸台可卡住磁块的肩部,防止其脱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上述壳体可由旋接在一起的内、外两层组成,上述磁块放置在内层壳体中,采用该结构的好处是外层壳体可固结在地面上的凹孔中,当磁块损坏或需要清洗时,只需向上旋动内层壳体,便可将内层壳体和磁块取出,该结构既保证了磁块固定的牢固又便于更换和清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铁片的下平面上可设有下凸的突起。该突起在门体开启到位时,便会与磁性体的壳体上端接触,门体便无法再进一步开启,可及时提醒人们是否已经开启到位,便于门体的定位。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铁片与磁块吸合状态);
图2为上述实施方式中磁性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磁块在未吸合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主要由固定在门体1下端面的铁片2和磁性体3组成,上述磁性体3相应的设置在门体1处于固定位置时铁片2下方地面中,磁性体3主要由壳体和竖直放置在壳体内腔的磁块4组成,壳体由通过螺旋旋接在一起的内层壳体5和外层壳体6组成,其中内层壳体5的上端略高于地平面,磁块4呈上小下大的阶梯柱形,且可在内层壳体5内上下滑动,内层壳体5的内壁上设有可卡住磁块4的肩部41防止磁块从5壳体上端脱出的凸台51。
上述铁片2的下平面上具有下凸的突起21。该突起21在门体开启到位时,便会与磁性体的壳体上端接触,阻挡门体便无法再进一步开启。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以上一种实施方式,其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显而易见的变化,且其应用也不仅限于门体的定位,如其还可用于窗体定位等类似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航,未经宋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81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电动门滚轮
- 下一篇:一种可安全防撬的正面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