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轮增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8567.0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0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爱国 |
主分类号: | F01D25/18 | 分类号: | F01D25/18;F02B3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18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机油质量要求比较高,在使用过程中很多涡轮增压器因机油脏而过早地被损坏。有的车辆涡轮增压器配置有独立的机油过滤器,有的车辆发动机和增压器共用机油滤芯,机油均通过滤网过滤,滤网都是纸滤网,机油箱内部有一膨胀阀,如果纸滤网被堵塞,该膨胀阀就会自动打开,没有经过过滤的机油就会直接进入增压器,造成增压器过早损坏。
为此,本申请的申请人曾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1284668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披露一种涡轮增压器机油过滤系统,其包括一外置式过滤器,该外置式过滤器将涡轮增压器的中间体上的流油通道分隔成流通未被过滤机油的一级流油通道和流通被该外置式过滤器过滤之后的机油的二级流油通道,该外置式过滤器至少部分设置在该涡轮增压器之外。在中间体的流油通道中设置一外置式过滤装置,由于该外置式过滤装置比现有的增压器的机油过滤组件具有更大的过滤流量,不容易被堵塞,使用外置式过滤装置几乎不会引起膨胀阀自动打开而引起未经过滤的机油直接进入到中间体的情况。
本申请的申请人还在申请号为CN200920214447.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对外置式过滤器提出了许多改进,在过滤器中加入了磁性件,用于吸附机油内的微小金属颗粒,磁铁可设置于很多位置,例如壳体侧面,壳体端面,壳体内端,壳体内侧面或滤网当头,滤网外壳可旋紧或压紧的。
经过申请人的研究发现,过滤器与涡轮增压器的配置方式还存在可以进一步优化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其具有两个或以上的外置式机油过滤器,能快速、充分地提供洁净的机油。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器,包括设置在中间体的外置式机油过滤装置,其特点是,该机油过滤装置的个数为两个或以上,这些机油过滤装置设置在中间体的单侧或两侧,并且这些机油过滤装置的进油部都与中间体上的机油的进油孔接通,并且这些机油过滤装置的出油部都与中间体上的待润滑部位的供油油路接通。
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至少部分所述机油过滤装置的滤芯内侧为进油部,滤芯外侧为出油部。
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至少部分所述机油过滤装置的滤芯外侧为进油部,滤芯内侧为出油部。
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至少部分所述机油过滤装置配置有承受进油压力的卸压阀,卸压阀的卸压油路与中间体上的待润滑部位的供油油路接通。
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机油过滤装置的滤网为不锈钢滤网或铜滤网。
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机油过滤装置配置有吸附机油中金属微粒的磁性件,磁性件设置于机油过滤装置的壳体侧面、壳体端面、壳体内端、壳体内侧面或滤网当头,滤网外壳可旋紧或压紧于中间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中间体上设置两个或以上的外置式机油过滤器,这些机油过滤器同时连接进油孔,满足了充分、快速供油的要求,同时,若一个过滤器若由于意外情况被堵塞,其余的过滤器同样可以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外形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内部流道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内部流道的一变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的涡轮增压器主要显示了中间体部分,并且其位置为了便于观察的目的上、下倒置了。
如图2所示,涡轮增压器与现有的涡轮增压器一样包括进油部位(通常为设置有法兰的凸出部位),在进油部位提供有进油孔21,还包括回油部位22。与现有的涡轮增压器不同的是同时包括两个(但不限于此,可两个以上)外置式机油过滤器10。
机油过滤器10包括外壳100、滤芯102、滤芯外壳104、磁性件105,还包括由密封垫106和弹簧107构成的卸压阀,机油从进油孔21通过进油道210同时进入到两个机油过滤器10的滤芯102的外侧,从滤芯102的外侧进入到滤芯102内部而被过滤,被过滤后的机油从流道214,分别流入到油道112、113,然后再从油道112、113进入到润滑油道212中,机油从润滑油道212进入到各个润滑部位,并且参与润滑后的油流到回油部位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爱国,未经杨爱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8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路机主离合器的控制机构
- 下一篇:一种隐框防火玻璃幕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