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微电解及Fenton耦合技术处理废水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8625.X | 申请日: | 201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5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兴;何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兰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蒋卫国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电解 fenton 耦合 技术 处理 废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微电解及Fenton耦合技术处理废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电解以铁屑和碳构成原电池,污染物在正负极发生化学反应,加上原电池自身的电附集、物理吸附及絮凝等作用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Fenton法就是利用·OH自由基的强氧化能力和Fe2+的混凝作用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微电解及Fenton耦合技术是上述两种技术的结合,即利用微电解产生的Fe2+与直接添加的H2O2反应降解废水中的COD值,同时在阳极上发生的电极氧化反应也可去除部分有机物,以提高COD的去除率。
在微电解法处理废水过程中,将有机废水通过装有铁屑与炭粒的构筑物,由于含酸的废水与铁碳之间产生了大量微小的原电池,原电池产生微电场,废水中分散的胶体颗粒、极性分子、细小污染物受电场作用后形成电泳而聚集在电极上,形成大颗粒沉淀,而使COD降低;在原电池中,有机物得失电子,得到降解,成为较易处理的小分子。另外由于金属离子的不断生成,能有效地克服阳极的极化作用,从而促进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使大量的Fe2+进入溶液形成凝集剂,这些凝集剂具有较高的吸附凝集活性,能有效地去除在电场中产生的改变结构的有机物与胶体物质,从而达到对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在原电池中,从阳极得到的Fe2+在有氧和碱性条件下,会生成Fe(OH)2和Fe(OH)3,Fe(OH)3可能水解生成Fe(OH)2+和Fe(OH)3+等络离子、可以吸附水中的不溶性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
另外一方面微电解反应后的废水自流入流化床Fenton装置,利用铁碳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亚铁离子作为催化剂,过氧化剂作为氧化剂,氧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Fenton’s reagent在1970年代以化学发光技术证明了·OH是一级产物,铁氧化物是二级产物。其主要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1)H2O2+Fe2+→·OH+OH-+Fe3+
(2)Fe2++·OH→OH-+Fe3+
(3)H2O2+Fe3+→HO2·+H++Fe2+
(4)H2O2+·OH→H2O+HO2·
(5)Fe2++HO2·→Fe3++HO2-
(6)Fe3++HO2·→Fe2++O2+H+
但现有废水处理装置在使用上述技术该方法在工程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不足:
(1)易结块;
(2)更换铁屑难;
(3)产泥量大,污泥处理难于处理;
(4)晚出现短流或沟流;
(5)固液接触面不充分;
(6)单位废水处理药剂消耗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在于现有利用微电解及Fenton耦合技术处理废水装置所使用的铁碳混合物(原电池的组成部分)容易发生短流,从而大幅的降低了铁碳混合物利用效率,引起废水处理能力下降的问题,并针对第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微电解及Fenton耦合技术处理废水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面的技术问题:
一种利用微电解及Fenton耦合技术处理废水的装置,包括与曝气管及废水管连通的微电解处理器、Fenton流化床、pH值调节器以及泥水分离器,所述微电解处理器通过pH值调节器与Fenton流化床连通,泥水分离器与Fenton流化床连通,所述微电解处理器内设有由若干排列凌乱的框体组成的集装体,每个框体内均装有铁碳混合物,所述集装体位于废水管及曝气管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兰环保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兰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8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挂式玻璃防汛墙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机体的装配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