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大型直升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9478.8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6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建华 |
主分类号: | B64C27/04 | 分类号: | B64C27/04;B64D27/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40461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大型 直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超大型直升机,属于交通运输及飞行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军用或民用直升机主要由机体和升力(含旋翼和尾桨)、动力、传动三大系统以及机载飞行设备等组成。旋翼一般由涡轮轴发动机或活塞式发动机通过由传动轴及减速器等组成的机械传动系统来驱动,也可由桨尖喷气产生的反作用力来驱动。目前实际应用的是机械驱动式的单旋翼直升机及双旋翼直升机,其中又以单旋翼直升机数量最多。
直升机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做低空(离地面数米)、低速(从悬停开始)和机头方向不变的机动飞行,特别是可在小面积场地垂直起降。由于这些特点使其具有广阔的用途及发展前景。在军用方面已广泛应用于对地攻击、机降登陆、武器运送、后勤支援、战场救护、侦察巡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反潜扫雷、扫雷型直升飞机、电子对抗等。在民用方面应用于短途运输、医疗救护、救灾救生、紧急营救、吊装设备、地质勘探、护林灭火、空中摄影等。海上油井与基地间的人员及物资运输是民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直升机的设计与动力原理如下:直升机发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把直升机举托在空中,主发动机同时也输出动力至尾部的小螺旋桨,机载陀螺仪能侦测直升机回转角度并反馈至小螺旋桨,通过调整小螺旋桨的螺距可以抵消大螺旋桨产生的不同转速下的反作用力。通过称为“倾斜盘”的机构可以调整直升飞机的旋翼的螺距,从而在旋转面上可以产生不同象限上的升力差,以此升力差来实现改变直升飞机的飞行方向,同时,直升飞机升空后发动机是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转速下,控制直升飞机的上升和下降是通过调整螺旋桨的总螺距来得到不同的总升力的,因此直升机实现了垂直起飞及降落。
直升机因为有许多其他飞行器难以办到或不可能办到的优势,受到广泛应用,直升机由于可以垂直起飞降落不用大面积机场主要用于观光旅游、火灾救援、海上急救、缉私缉毒、消防、商务运输、医疗救助、通信以及喷洒农药杀虫剂消灭害虫、探测资源,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世界直升机的队伍逐渐壮大。现代直升机的最早概念其实是来自于画家兼工程师的莱昂纳多·达芬奇,他在公元16世纪描绘了一台以螺旋桨驱动的飞行器。不过一直等到公元1939年时,第一台实用型的直升机才被设计出来。直升机比起固定翼飞行器来说有个独特的优点,就是它可以垂直起降,这使得直升机可以在无法建造跑道的狭窄地区中执行任务。在今日,直升机在民间运用为救援用运输工具,或是进行执法勤务。直升机在军事上的用途有许多种,由大型的运输机到人员运输机到移动迅速的飞行坦克不等,后者主要是担任由空中支援地面作战的角色。
但是现有的直升机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一、直升机的尾桨转动时的噪音太大,严重影响了乘客的健康;二、直升机的尾梁太长,造成了直升机的机动灵活性较差;三、要提供足够的升力,直升机的旋翼需要加长,但随着旋翼的加长,对旋翼材料的要求更高,而且旋翼更容易折断,因此事实上旋翼无法做得很长,这样直升机的体积就不能很大,载客能力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直升机存在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无尾桨和尾梁,并且通过将旋翼安装在直升机机体中部,从而可以得到较大升力的新型超大型直升机。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
一种超大型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大型直升机由机体1、旋翼2、滑槽3、喷气推进口4构成,机体1包括中央的水平定位舱11、位于水平定位舱前方的驾驶舱12、位于水平定位舱后方的推进发动机舱13和位于水平定位舱两侧的客舱14,旋翼2由五个部分构成,位于机体1中部的水平面上,通过滑槽3与机体1相连,旋翼2各部分的翼尾处安装有一个喷气发动机21,推进发动机舱13通过喷气推进口4与外部相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大型直升机具有以下的优点:
一、无尾桨和尾梁,这样一来减少了直升机的噪声,二来增加了直升机的机动灵活性;
二、旋翼安装在机体中部的水平面上,旋翼旋转的半径是从机体中部水平面的中心点至旋翼的翼尾;这样,旋翼本身的长度无需太大即可达到很大的旋翼转动半径,从而能够产生很大的升力。
三、与现有的直升机相比,采用相同的材料,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升机的旋翼可以达到更大的实际旋转半径,这样直升机的机身有可能做得更大,载客能力就有了显著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大型直升机的俯视图,其中1为机身,2为旋翼,3为滑槽,4为喷气推进口,11为水平定位舱,12为驾驶舱,13为推进发动机舱,14为客舱,21为喷气发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建华,未经黄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94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填充式包装机
- 下一篇:设置求救信号灯的救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