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压感指纹识别的钥匙集中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0764.6 | 申请日: | 201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9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黄静;楼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B19/00 | 分类号: | E05B19/00;E05B49/00;A47B81/00;G06K9/00;H04L29/08;G07C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指纹识别 钥匙 集中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及管理系统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基于压感指纹识别的钥匙集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钥匙集中管理系统是针对一些重要部门和场所,有较大量的钥匙需要集中管理而设计的,它融合了管理的新理念和计算机技术,对钥匙进行了科学化的、智能化的集中管理,具有安全、方便、管理功能强等特点。它能对所授权的钥匙进行严格的管理,并能详细的记录钥匙使用者的情况,尽最大可能地解决了因钥匙管理不当引发的各种问题和事件。广泛地应用于政府部门、军事机关、仓库、监狱、金融银行、博物馆、公寓、办公楼等场所。
国内电子公司生产的钥匙柜从早期的将钥匙摆放在柜体内的挂钩上统一用柜门锁进行控制,到钥匙柜门上的锁可以由柜体内的电信号控制,再到钥匙柜门使用读卡式、射频式以及指纹门禁系统;柜体内从散放钥匙,有小门,到小门加锁;钥匙摆放从普通挂钩,到做钥匙孔,再到钥匙与锁配套;钥匙在位识别从到位开关、光电开关、电磁开关到电子锁,所有这一切的发展都依赖于使用者和制作者的想法组合。虽然目前钥匙集中管理系统已投入使用,但都存在问题,主要包括钥匙在位识别的一一对应性很难保证、审批流程的本地化操作以及指纹识别的可事后检查不能事前避免等,但这些漏洞又是钥匙集中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中国专利局于2006年2月8日公告了一份CN2756765Y号文献,名称为智能钥匙管理装置,该装置由指纹采集仪、中心计算机、单片机控制电路、钥匙状态采样电路、驱动及执行电路组成,指纹采集仪与中心计算机相连接,中心计算机通过通讯接口与单片机控制电路中的单片机相连接,钥匙状态采样电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相连接,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驱动及执行电路的输入端。使钥匙的管理更加安全、科学,并且管理效率提高,而且具有较多的功能。它的缺点是只注重对操作人员的身份识别,而不能对每把钥匙进行识别,特别是在归还钥匙时,不能鉴别钥匙的真伪,也不能保证钥匙是否确实是物归原处;其次在钥匙的存取权限的审批不够方便,只能在本地、事先设置好哪些人员可以存取哪些钥匙,不能异地、实时进行权限审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鉴别钥匙真伪、不能保证每把钥匙都能物归原处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压感指纹识别的钥匙集中管理系统,可以鉴别钥匙的真伪、保证每把归还的钥匙都物归原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柜体、指纹门禁锁、钥匙插板、主控系统和网络审批系统,指纹门禁锁安装在柜体门上,钥匙插板安装在柜体内,钥匙插板包括锁芯,在锁芯背后设有触发开关,钥匙与锁芯一一对应;主控系统与钥匙插板、指纹门禁锁电连接;主控系统包括主控芯片及与主控芯片相连的识别钥匙在位状态和控制钥匙锁定与释放状态的钥匙控制电路、控制指纹采集和指纹门禁锁开启的指纹控制电路、与网络通信的通信接口单元;主控芯片通过钥匙控制电路与钥匙插板相连,主控芯片通过指纹控制电路与指纹门禁锁相连,主控芯片通过通信接口单元与网络相连;网络审批系统是设置在网络服务器上的带审批流程的网络审批控制系统,并通过网络与主控系统通信、传递信息并通过主控系统操作钥匙插板、指纹门禁锁;网络审批系统包括:
指纹管理系统:用于设置用户基本信息和权限,建立对应用户部分手指的指纹信息;
底层控制系统:用于实现底层控制和钥匙状态的识别;
通信控制系统:用于实现网络服务器和主控系统交换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0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开启多把锁的钥匙及锁
- 下一篇:电力三角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