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途环保餐具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0794.7 | 申请日: | 201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0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丽君 |
主分类号: | A45F3/46 | 分类号: | A45F3/46;A45C11/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徐碧霞 |
地址: |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环保 餐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途环保餐具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环保餐具,大都为独立的环保筷、环保碗及环保杯等,这其中,除环保筷可以在使用后清洗,而后再次加以利用以外,其余的环保碗及环保杯则大都使用纸类或塑料材料制成,且使用后即丢弃,除造成浪费外,亦将造成环保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环保餐具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该多用途环保餐具组携带方便、并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多用途环保餐具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收纳袋,其具有一夹层;
一环保收折碗,其收置于所述收纳袋内;
一环保收折杯,其收置于所述收纳袋内;
一预设有折线而可展开或可折叠的可折叠底盘,其收置于所述收纳袋内;
一对环保筷,该对环保筷由前段和后段组装而成,其装入一盒体内,该盒体收置于所述收纳袋内;及
一足以容纳所述收纳袋的外提袋,该外提袋设于所述收纳袋的夹层内,其底部与所述收纳袋相连接。
在平常使用时,可将该外提袋从收纳袋拉出,而后将其外翻而将整个收纳袋包覆于外提袋的底部,收纳袋之上的空间则可置入其他物品(如一个五包包装的泡面)。对于外出旅行、或是外宿需要在外面吃饭的人、或者是泡面爱好者来说,可取出环保收折碗,并可使用该环保收折杯喝水或其他饮料,且为避免环保收折碗在使用过程中所盛汤料溅出或溢出,还可将该预设有折线的可折叠底盘取出并将其展开置于收纳袋顶面,从而可将前述环保收折碗置于可折叠底盘内使用,防止汤料溅出。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可折叠底盘底面和收纳袋的顶面设置有相对应的粘扣件(如魔术贴),从而可将展开的可折叠底盘粘结固定于收纳袋的顶面。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可折叠底盘底面和收纳袋的顶面设置有两对相对应的粘扣件(如魔术贴),所述收纳袋的顶面通过相对应的粘扣件(如魔术贴)粘结固定两个可折叠底盘底面。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该可折叠底盘由硬质耐热塑胶材料制成。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收纳环保筷的盒体包括一可滑动的盒盖及下盒体,该下盒体两侧分别设有一对应的滑槽,该滑槽两端分别设有定位凹部,盒盖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放端,所述开放端的两内侧部各形成有一凸柱,该两凸柱分别由下盒体中段所设的进入凹部滑入滑道内,从而达到快速组装、拆卸的目的。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内另置有一筷架,该筷架顶面呈凹弧状,其侧面贯通设有一用以放置所述一对环保筷前段前端的通孔,上述筷架其在使用时可架设成环保筷的筷架,并可在不使用时将环保筷的前段插入筷架的通孔,以便于收置于盒体内。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该对环保筷后段后端各自形成一刮匙部及一叉子部,上述的刮匙部可刮取螃蟹肉或其他食物食用,叉子部则具有插食食物的功能。
除非特别指明,这里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一般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同样,所有在此提及的出版物、专利申请、专利及其他参考资料均可以引入本实用新型作为参考。
本实用新型是在一收纳袋内放置入一环保收折碗、一环保收折杯、一可折叠底盘、一组环保筷及用以收纳该组环保筷的一盒体,同时在收纳袋的夹层内设置底部与收纳袋相连的外提袋,通过以上的结构,在平常使用时可将该外提袋由收纳袋中拉出,而后将其外翻而将整个收纳袋包覆于底部,该外提袋的上方空间则可置入一个五包包装的泡面,对于外出旅行或外宿而需要在外吃饭的人、或泡面爱好者来说,可取出环保收折碗盛泡面并用该组环保筷食用泡面,并可使用该环保收折杯喝水或其他饮料,且为避免环保收折碗在使用过程中所盛汤料溅出或溢出,还可将该预设有折线的可折叠底盘取出,并籍由其底部及收纳袋顶面所设的相对应粘扣片(魔术贴)相粘合,使展开的可折叠底盘粘固于收纳袋之顶面,并可将前述环保收折碗置于可折叠底盘内使用,防止汤料溅出。本实用新型的环保收折碗、环保收折杯、环保筷、可折叠底盘及外提袋可在未使用时折叠收置于收纳袋内而不占用空间,便于携带,在外出旅行或外出吃饭时,可使用其装盛外面店家的面、饭或汤等物,当然,也可以一再购买泡面,并将其作为泡面工具加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完全收纳于收纳袋内时的正面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完全收纳于收纳袋内时的侧面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将隐藏的外提袋拉出时的立体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将隐藏之外提袋拉出并外翻将收纳袋包覆时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丽君,未经陈丽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07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