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电力电容器注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1141.0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7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庆;刘好林;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开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陈冰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力 电容器 注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电力电容器进行注油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电力电容器的注油方式操作繁琐、复杂,浪费时间,使电力电容器在非净化环境下暴露时间过长,影响其性能,整个生产周期延长,同时也存在出现注油过程中油渗漏的问题。浸渍后化锡取注油嘴时容易使锡渣落入注油口内,可见的取出困难,不可见的遗留在内部,严重影响电力电容器介损及局放,因此常规的注油方式存在着严重弊端。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注油方式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力电容器注油装置,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该装置包括橡胶圈、注油管和注油槽,橡胶圈的下部分卡接在电力电容器的注油口内,注油管的上端穿过注油槽底部插入注油槽内,注油管的下端穿过橡胶圈插入电力电容器内。
通过该装置对电力电容器进行注油,无需焊接注油嘴,直接用注油口进行注油,从而解决了常规工艺中反复焊接注油嘴造成的时间浪费、成本提高、漏油及焊接注油嘴过程中对电力电容器产品质量的影响等问题。注油槽可直接放在真空罐体的注油口下,一个注油管可插入十几个注油管,能够同时为十几台电容器注油,与传统注油方式相比增大了真空罐的利用率,橡胶圈也杜绝了漏油的现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注油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电力电容器箱壳1上开有注油口5,橡胶圈2的下部分卡接在注油口5内,注油管3的上端穿过注油槽4底部插入注油槽4内,注油管3的下端穿过橡胶圈2插入电力电容器内。橡胶圈2紧紧卡接在注油管3和注油口5之间,使电力电容器密闭,杜绝漏油现象。
该装置采用卧式架装注油结构,上下两架,注油槽4可直接放在真空罐体的注油口下,一个注油槽4的底部可同时插入十几个注油管3,使其同时为十几台电力电容器注油,注油完成后可封闭注油口5。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注油方式,大大增加了真空罐的利用率,在减少工作量、降低成本、不漏油的同时,保证了电力电容器的注油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开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开电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11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