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均衡喂入钳口握持力的纺纱横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1884.8 | 申请日: | 201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6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朱鹏;曹小华;王平;王婵娟;严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飞马佐里纺机有限公司;江苏省东飞马佐里纺织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58 | 分类号: | D01H5/58;D01H1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王锡伍 |
地址: | 2242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均衡 钳口 握持力 纺纱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尤其涉及纺织机械罗拉牵伸装置喂入纱条的横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粗纱机、细纱机等具有罗拉牵伸装置的纺织机械中,牵伸装置均包括由多列牵伸罗拉及与牵伸罗拉相对应的上皮辊组成的纱条握持钳口。纱条从喂入罗拉钳口进入到牵伸装置,以实现对纱条的牵伸;为保护喂入上皮辊,避免因纱条长时间固定于一个部位而磨成凹槽,在牵伸装置的喂入端总是设有可使纱条往复横动的导纱横动机构,以使喂入纱条在喂入皮辊和罗拉间的通道上缓慢往复地横向移动。
现有纺织机械中的导纱横动机构包括一根横动杆和装于该横动杆上的若干导纱器,每一导纱器对应于一纺纱通道和工作锭位。由于卡接于同一摇架上的喂入皮辊对应两个纺纱通道,横动导杆往复横向移动时,位于摇架两侧的两根喂入纱条,一根纱条向加压摇架中心线靠近,而另一根纱条则背离加压摇架的中心线,也就使得加压摇架一侧的喂入钳口握持力逐渐变大,而另一侧钳口的握持力逐渐变小,形成两侧钳口握持力周期性变化,尤其是在大牵伸重加压的情况下显得更为突出。这种钳口握持力的不均衡十分不利于成纱条干CV值和毛羽指标的优化,直接影响成纱质量水平的提高;同时钳口握持力的变化也会导致上皮辊对牵伸罗拉的不平行度增大,又令进一步恶化牵伸纱条条干的均匀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均衡喂入钳口握持力的纺纱横动机构,它不仅能避免喂入皮辊磨损凹槽的形成,而且各喂入钳口握持力均匀一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均衡喂入钳口握持力的纺纱横动机构,包括导纱器和安装有导纱器的横动导杆,所述横动导杆有两根且平行布置,与同一后上皮辊相应的两个导纱器分别安装于两根不同的横动导杆上,该两根横动导杆由横动驱动装置驱动作方向相反的往复平动。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与同一上皮辊相对应的两个导纱器分别安装于两根不同的横动导杆上,且两根横动导杆作方向相反的往复平动。纺纱时同一上皮辊对应的两个导纱器以及纱条在两根不同的横动导杆的作用,分别同时靠近或者同时背离加压摇架的中心线位置,也即摇架两侧的两喂入钳口握持力作用点至摇架中心线始终保持相同长度的作用力臂。这就使得喂入纱条在任何位置其喂入钳口均保持衡定的握持力。皮辊对纱条的加压力稳定,既十分有利于成纱条干CV值的提高,又能有效降低成纱毛羽。也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皮辊两侧的加压力均衡,避免产生皮辊对罗拉的不平行,确保了罗拉钳口的位置正确,也进一步稳定了牵伸后纱条条干均匀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剖面视图。
图中,1—横动驱动装置,2—罗拉座,3—导杆滑座,4—导纱器,5—横动导杆,6—后罗拉,7—导杆摆柄,11—摆动蜗轮,12—摆动曲轴,13—摆动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罗拉座2上分别通过罗拉轴承可转动地支承后罗拉6、中罗拉和前罗拉。后罗拉6与后上皮辊(图中未画出)组成粗纱喂入钳口,在每一粗纱喂入钳口的后侧均设置有一导纱器4,后上皮辊卡接于加压摇架上。对应于同一后上皮辊两个纺纱锭位上的两个导纱器4分别安装于两根不同的横动导杆5上。
横动导杆5有两根,且该两根横动导杆5平行布置,并通过导杆滑座3可往复滑动地支承于罗拉座2上。该两根横动导杆5由横动驱动装置1驱动,横动驱动装置1包括有相互啮合的摆动蜗杆13和摆动蜗轮11,摆动蜗杆13安装于后罗拉6的轴端,摆动蜗轮11上固定安装有可回转的摆动曲轴12,摆动曲轴12上设置有两个偏心轴颈,该两个偏心轴颈对称地位于摆动曲轴12转轴的两侧。每一偏心轴颈上均铰连有一根导杆摆柄7,每一导杆摆柄7均对应连接有一横动导杆5。当摆动蜗杆13在后罗拉6的带动下驱动摆动蜗轮11转动时,与摆动蜗轮11固连的摆动曲柄12绕其转动中心线转动,铰连于摆动曲轴12上的两个偏心轴颈上的分别带动各自的横动导杆5作往复平动。由于偏心轴颈对称地位于摆动曲轴12转动中心线的两侧,也即偏心轴颈的转动相位相差180°,从而使得两根横动导杆5作运动方向相反的往复平动。
上述仅举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一些改进和变换。如相邻的两个导纱器4除可以是分别安装于两根不同的横动导杆5上,还可以是将相邻的而对应于不同后上皮辊两个导纱器4安装于同一根横动导杆5上。横动驱动装置1除采用如上述实施方式的蜗轮蜗杆驱动曲轴结构,还可以是其他常见的连杆机构,也可以是两根横动导杆分别由各自的驱动装置驱动。因此只要采用两根横动导杆且能作方向相反的往复平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飞马佐里纺机有限公司;江苏省东飞马佐里纺织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东飞马佐里纺机有限公司;江苏省东飞马佐里纺织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18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