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六刀翼胎体PDC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1956.9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0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勇;杨英祥;温贵凡;张力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新速通石油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6 | 分类号: | E21B10/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六刀翼胎体 pdc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中应用的钻头。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中,普遍采用PDC(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PDC钻头根据基体材料不同分为胎体式和钢体式两种,钢体钻头是用合金结构钢通过车床铣床加工成的,胎体钻头是用铸造碳化钨粉铜粉镍粉按一定比例高温烧结成的。现有技术的PDC钻头,刀翼分布角度以及刀翼上齿的分布的设置并不合理,工作性能差,PDC复合片容易产生碎裂和过度磨损的现象,导致钻头先期损坏,而且钻速较低,效果不好,影响钻井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PDC钻头,克服现有钻头刀翼分布角度及刀翼上齿的分布设计不合理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六刀翼胎体PDC钻头,包括钻头体,钻头体前端的冠部设有刀翼,刀翼上固定安装有齿,所述刀翼数目为6个,环绕钻头体冠部中心分布,其分布角度分别为0°、60°、125°、180°、235°、295°。
优选的,所述齿的数目为46个,在6个刀翼上的分布数目依次为11、6、8、6、10、5。
优选的,每个刀翼上中心齿后倾角为25°。
优选的,每个刀翼上主切削齿后倾角为20°。
优选的,每个刀翼上最后一个齿的后倾角为28°。
优选的,所述各齿为16mm的非平接合面切削齿。
优选的,所述钻头体前端还设有喷嘴。
优选的,所述齿包括16mm的齿及13mm的齿。
所述16mm齿的数目为34个,在6个刀翼上的分布数目依次为7、5、7、5、6、4。
所述13mm齿的数目为12个,在6个刀翼上的分布数目依次为4、1、1、1、4、1。
优选的,所述钻头体前端还设有喷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现有钻头结构的基础上调整了刀翼的分布角度以及刀翼上齿的分布,从而提高了整个钻头的使用寿命,且提高了钻井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PDC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PCD钻头结构参见图1,包括钻头体100、喷嘴、刀翼101至106,以及齿1至46。刀翼固设在钻头体前端冠部,齿固定安装在刀翼上。
刀翼环绕钻头体冠部中心分布,其分布角度分别为0°、60°、125°、180°、235°、295°。
齿依照距离钻头体圆心距离的远近排序,在各刀翼上的分布情况为:刀翼101上为第1、3、5、8、11、15、21、27、33、39、45齿;刀翼102上为第16、22、28、34、40、46齿;刀翼103上为第6、9、12、17、23、29、35、41齿;刀翼104上为第14、20、26、32、38、44齿;刀翼105上为第2、4、7、10、13、19、25、31、37、43齿,刀翼106上为第18、24、30、36、42齿。
各齿的后倾角为不一,其中每个刀翼上中心齿后倾角为25°,每个刀翼上主切削齿后倾角为20°,每个刀翼上最后一个齿的后倾角为28°,齿包括16mm的齿及13mm的齿。,此种结构是考虑到后倾角越大,钻井速度越慢的情况,通过较小后倾角的设计,以提高机械钻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新速通石油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新速通石油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19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字钎头用的聚晶金刚石增强型硬质合金体
- 下一篇:一种五刀翼胎体PDC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