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气顺畅的发动机排气歧管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3338.8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1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帅;史根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市屹马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0 | 分类号: | F01N13/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顺畅 发动机 歧管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部件,特别是发动机排气歧管总成,属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动机排气歧管总成是汽车排气系统主要部件,其进气端与发动机连接,出气端与排气管连接。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高温气流经排气歧管总成后,再通过排气管排出,排气歧管总成起到净化、流通气流的双重作用,是整个排气系统中重要的部分。一种常用于小型汽车的排气歧管总成,结构如图3所示,其构成中包括与发动机各缸体连接的排气支管、催化转化器和连通上述两部件的连接管。由图3、图4可见,四根排气支管通过两个连接管与催化转化器的前封头连接,连接管的进气端口大、出气端口小,出气端对接前封头。这种通用结构存有下述问题:1.使排气气流受阻、背压增大,影响发动机功率的充分发挥;2.连接管通过焊接方法分别连接前封头和排气支管,焊接接口多,在气流的冲击下易出现焊缝开裂,排气歧管总成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有利于发动机功率充分发挥、排气顺畅的发动机排气歧管总成。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排气顺畅的发动机排气歧管总成,它包括尾气催化转化器和排气支管,其特别之处是:催化转化器的前封头为圆台状,其出气端口通流面积大于进气端口,所述排气支管的出气端与前封头的进气端口直接连接。
上述排气顺畅的发动机排气歧管总成,所述前封头的圆锥台锥角α为10°~15°,小口端直径为80~90毫米,大口端直径为100~120毫米。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汽车发动机排气歧管总成连接管结构造成背压增大的问题进行了如下改进:去掉连接管,以加长、加大的前封头替代连接管,将排气支管直接与前封头连接。经过上述改进,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1.前封头出气端口大于进气端口、且增加了排气通流面积,有效消除背压,减少发动机功率消耗,有利于发动机功率充分发挥;2.减少连接管,可简化工艺过程,降低生产成本;3.减少接口焊缝,提高排气歧管总成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改进前排气歧管总成示意图;
图4是图3的C-C剖视图(放大)。
附图中标号如下:1.催化转化器,2.前封头,3.排气支管,4.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四根排气支管3,排气支管的进气端经法兰与发动机的四个缸连接,排气支管的出气端直接与催化转化器的前封头2连接,该结构摈弃了普通结构的连接管。本实用新型将前封头与排气支管直接连接,为提高排气顺畅性能并适应连接的结构要求,前封头整体加大、加长,前封头设计为圆台状,其圆锥台锥角α为10°~15°,前封头的小口端连接排气支管,大口端连接催化转化器,由于出气端口通流面积大于进气端口,故消除了背压,使排气顺畅。所述前封头小口端直径为80~90毫米,大口端直径为100~12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市屹马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市屹马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3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商用车用膨胀水壶支架总成
- 下一篇:耐热镁合金汽车发动机油底壳